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
一 中国城市竞争力(北京)报告
北京市简称京,为中国首都、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及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全市面积约为1.6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17%。2011年,北京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018.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6000.4亿元,比2010年增长8.1%。“十二五”规划中,北京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依靠强化创新驱动、增强服务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管理和推动成果共享,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一)综合经济竞争力:经济表现优异,发展面临“减负”
2012年北京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为0.37921,全国城市中排名第6位,省级均值中排名第3位。其中,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为0.83248,全国城市中排名第2位,省级均值中排名第2位;综合效率竞争力指数为0.04381,全国城市排名第18位,省级均值中排名第5位。从全国来看,北京综合经济竞争力处于最好之列。北京综合经济竞争力居全国领先地位,得益于北京集中了大量政治、金融、科技及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为北京以金融、科技企业为代表的城市经济带来长期发展动力,将北京的经济影响力扩展到整个环渤海地区,稳固了北京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北京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逐年加重的人口负担与不断攀升的资源消耗对北京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形成严峻挑战,经济发展面临“减负”难题(见图15-1)。
图15-1 2012年京津冀城市竞争力排名
(二)可持续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冠绝江北,综合中心地位稳固
2012年北京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数为0.75897,全国城市中排名第4位,省级均值中排名第3位。从全国来看,北京的可持续竞争力仍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为中国北部最高的城市。北京的可持续竞争力高于综合经济竞争力,一方面归因于北京的综合中心地位。北京作为经济中心的同时,身兼政治、科技和文化中心的功能,城市竞争力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因此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于经济表现。另一方面,可持续竞争力代表了北京的未来发展水平。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国力和首都城市影响力整体提升,北京的服务功能得到拓展,其对外开放层次、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引进及激励机制均有大幅提升,这为北京未来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分工、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提升了北京的可持续竞争力(见图15-1)。
(三)可持续竞争力分项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兼具文化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与对外交流中心的功能,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城市之一。从表15-1可知,2012年北京市的文化城市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84529,已十分接近理想标准。从排名来看,北京的全国排名第3位,省级均值排名第3位,处于全国最好之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功能的多样性吸引了全球各地的高端人才,为北京带来了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多元文化天然地融合在一起,造就了北京独特的魅力。
表15-1 北京市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分项
生态环境一向是北京发展的短板所在。2012年北京市的生态城市竞争力指数为0.39729,远远低于理想标准,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19位,处于一般水平,在省级均值中排名第16位,也位于全国中游。北京聚集了大量的城市人口,为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北京的空气与水源质量均面临严峻形势,持续多日的雾霾已经昭示了北京脆弱的生态环境。未来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建设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是北京必须解决的问题。
北京拥有“中关村”等科技产业园及多所全球著名的科研院所,占据了科技与创新优势。2012年北京市的知识城市竞争力指数为1.00000,在全国城市及省级均值中均排名第1位。一方面北京利用优质科研资源和科技企业与促共进,构造形成高效有力的首都创新资源平台,提升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另一方面完善了创新支持与服务体系,为北京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是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2012年北京市的全域城市竞争力指数为0.72643,距离理想标准仍有一段距离。从排名来看,北京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6位,处于全国最好之列,在省级均值中排名第4位,也位于全国前列。近年来北京城乡结合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