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
一 手机发展图谱:从“大哥大”到“智能终端”
1.手机硬件的发展
1973年4月,美国人马丁·库帕(Martin Cooper)发明了手机——Dyna TAC,并注册了专利。那是个由多达30块电路板构成的大块头,只有拨打和接听两种功能,充电10小时可以通话35分钟,停留在实验室研制模型阶段。直到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能真正移动起来的电话才投入市场,重达3公斤,移动起来并不方便,使用者要像背包那样带着它四处行走,但这拉开了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的序幕。此后,手机硬件技术的发展逐渐加速,经过不断的技术演进,1999年时,已经出现仅60克重,与一枚鸡蛋重量相差无几的手机。
除了质量和体积越来越小外,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手机功能越来越多。1985年问世的手机采用的第一代(1G)通信系统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所以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但随着第二代(2G)通信系统的出现,手机开始转为传输数字信号,在基本的语音功能外,手机还可以通过对内容的数字编码和解码收发诸如短消息等内容,最终发展出上网、玩游戏、拍照等多种功能。但是使用2G网络的手机屏幕小、电池续航时间短、上网速度慢,让人们对手机功能有了更高期待,于是借助2.5G通信网络技术,如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上网浏览、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搜索、手机广告等各种手机增值业务纷纷出现,为了适应这些业务,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电池续航时间延长、信息处理速度更快,而不再以“小而轻”为发展方向,手机也逐渐跳出了以语音通话为主的发展模式,向着更为智能的方向发展。
如今人们已经开始享受3G通信网络与新一代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新生活,新型手机更加注重内涵与功能,在外观上趋同,以直板触摸屏为主,但其内在的CPU、屏幕材质、内存、摄像头、USB设备仍在不断和全面地提升,系统底层的不断完善驱动着手机的进一步发展。
2.手机软件的开发
只有硬件的提升,手机还无法被冠以“智能”。一部真正的智能手机要有独立的操作系统,让用户可以自由安装软件,实现手机购买后功能的不断扩充。因此,手机另一个主要发展表现是其软件的不断进化。1996年Palm手机系统推出,纳入RIM地址簿、日程表、备忘录等程序。1998年Palm OS 3.0已增加同步软件和网络内容剪辑等功能,但仍是内置软件,用户无法后续安装其他软件。后来随着微软移动视窗系统、黑莓RIM系统和诺基亚塞班系统的竞争,手机逐步支持后续软件安装,但这些软件大多只能由手机制造商提供。直到2008年,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系统出现,软件开发平台模式才逐渐成为主导,第三方开始生产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
3.手机功能的拓展
手机智能化的功能多样化,导致其通信功能进一步被淡化,而原先的“附加”功能和增值业务正在成为手机应用的主流。手机作为移动终端设备已经不再局限于通信,而更多的是为互联网以及互联网应用提供平台。如今手机作为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拥有了包括手机即时通信、手机社交、手机安全、手机支付、手机购物、手机资讯、手机出行、手机游戏、手机视频在内的诸多应用。因此,有人将手机功能的演变概括为:诺基亚希望在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放入一部手机,苹果想要放入一种生活,而谷歌放入的则是一张互联网,将人们彻底融入网中央。
二 手机媒体破茧化蝶:从移动大众传播到移动网络传播
1.日本的i-mode模式将大众传播带上移动网络
手机从人际通信工具向大众化媒体的过渡起点可追溯到1999年日本i-mode无线互联网服务的推出。在技术上,i-mode采用cHTML网页脚本格式,支持PC浏览的HTML格式,普通网站只要略作修改便可成为i-mode浏览网站。同时,i-mode的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公司创造出与内容提供商分成的经营模式,使得可供i-mode浏览的网上内容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良好的经营模式、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展示方法和庞大的使用人群吸引了诸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大报的参与。它们开始利用手机媒体传送新闻,使日本移动媒体应用比一般国家提前近十年到来。只是i-mode不能运用在GSM网络上,限制了它在全球的推广。
2.中国手机与大众媒体的结合
在中国,随着手机制造、通信、收发短信产品形式的发展,衍生出了手机游戏、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等新应用。手机集成服务功能、新闻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逐步形成新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