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西北地区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作者:金蓉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摘要:本报告以西北五省区的文化建设现状为基础,选取相关指标与国家文化建设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文化精品创作成效显著,文化影响力逐步提升,文化产业规划定位更准确、目标更明确。但还存在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从业人员结构有待优化,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低,文化投入占全国比重低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打造文化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积极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区域竞争和国家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同年10月,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引人注目地将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又有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还有众多的革命文化遗产。甘肃的丝路文化、敦煌文化和黄河文化中外闻名,宁夏的回族文化、西夏文化、黄河文化和红色文化极具地域民族特色,青海的佛教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新疆的边疆文化、民族文化和陕西的大唐文化等无不在我国文化舞台中熠熠生辉。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观念所桎梏,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经济基础薄弱,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西北地区文化建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性尤其明显。但西北地区人民群众与东中部地区人民群众一样,具有享受基本性、便利性、均等性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权利。同时,西北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阶段,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发展潜力大的文化产业,这对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认清文化建设的现状,摸清存在的问题,找出发展的方向显得异常紧迫。

    一 西北地区文化建设现状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1.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态势明显,部分指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受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推动,得到公共财政的强力支持,西北地区公共文化投入呈逐年增长态势。从表1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费呈增长态势,但增幅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费从1985年的0.040元增加到2010年的0.829元,增加了0.789元;西北地区则从1985年的0.060元增加到2010年的0.472元,增加了0.412元。从表2可以看出,全国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逐年上升,由2005年的277848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583685万元,增加305837万元,增长110.07%;西北地区由2005年的14512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37447万元,增加22935万元,增长158.04%。虽然2010年西北地区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仅占全国比重的6.42%,但增幅大于全国水平。自2005年以来,全国和西北地区群众文化机构财政拨款逐年上升,全国由2005年的279033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803918万元,增加524885万元,增长188.11%;西北地区由2005年的2025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71299万元,增加51049万元,增长252.09%。对比显示,西北地区公共图书馆和群众文化机构财政拨款增速均超过全国水平,但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偏低。

    表1 西北地区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费

    表2 西北地区部分公共服务机构财政拨款情况

    2.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大为改善

    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统计,截至2010年底,西北地区共有公共图书馆373个,文化馆35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701个,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建成。[1]西北地区每万人平均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54.78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82.30平方米,增加了27.52平方米,增长50.24%。每万人平均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113.16平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191.32平方米,增加78.16平方米,增长69.07%。西北地区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坐席数由2000年的3万个提高到2011年的4.9万个,增长63.33%。从表3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博物馆数和群众文化机构数三个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大为改善。

    表3 2010年西北地区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全国比较

    3.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

    公共文化设施改善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为文化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为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新疆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