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引言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打破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首要阵地,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持续稳定增长的充要条件,是降低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保障。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农民就地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有助于建立良性的城镇体系、推动大中城市与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有益于活跃消费市场、拉动内需。
近年来,在各地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大量经验。如,依托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的“苏南模式”,依托发展家庭、个体等私营经济的“温州模式”,依托“三资”企业发展的“珠江模式”,依托兴办专业市场的“义乌模式”。地处大西北和亚欧大陆桥头堡的科技文化大省陕西,资源优势突出,区位优势明显,却拥有50个左右的国家级贫困县,形成了陕北白于山区、关中西部—祁连山区、陕南秦巴山区的连片贫困区。在陕北受阻于能源产业的调整,关中受困于传统模式的创新,陕南受制于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定位的情况下,认清现状,探索途径,实现县域经济全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困境
(一)全省县域经济现状
1.总量情况
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县级行政区划107个,其中市辖区24个,县级市3个,县80个。[1]县域内人口(常住人口)总数约236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3.1%;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6671.54亿元,约占全省GDP的53.32%,占到半壁江山;全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约有292.16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9.47%。
全省各地市县域经济占市域经济的比例高低不一。2011年,人口比例(常住人口)最大的三个地市是汉中、渭南、榆林,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最大的三个地市是榆林、延安、汉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例最大的三个地市是商洛、渭南、延安,详见表1。
2.平均规模
表1 全省各地市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比例
2011年,全省县域人口(常住人口)平均28.46万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80.3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3.52亿元。其中,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低于全国100.78亿元的平均水平,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值亦低于全国5.09亿元的平均水平。
虽然陕西县域经济的人口规模普遍较小,在人均资源拥有量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是县域经济的平均发展水平和全国、西部的部分强县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百强县、西部百强县均值的1/2左右[2],农村人均纯收入也不到全国百强县均值的1/2。围绕能源产业发展县域经济,使府谷、神木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稳定保持西部百强县前十强身份,但城乡居民收入比达2.8∶1,高于全国百强县2.1∶1和西部百强县2.48∶1的水平。2011年,全省83个县(县级市)中,有20个县的农林牧渔产值占当地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有37个县的农林牧渔产值占当地社会总值的40%以上;同期,全国农林牧渔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陕西仅有10个县达到此平均水平。推动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上新台阶,尤其是实现与之相伴的“三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3.县域工业集中区成长迅速
工业集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2008年以来,全省各类县域工业集中区从126个发展到近200个,聚集各类中小微型企业超过10万户,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其中,2011年,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营业收入26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43.9%,高出全省中小企业平均增幅近16个百分点[3]。立足资源禀赋,挖掘区位优势,围绕装备制造、建材、能源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西安、宝鸡、咸阳、榆林、汉中形成了鱼化、姜谭、兴平、米脂、铺镇等一批各具特色、日趋成熟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同时带动了县域交通、物流、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
县域经济是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因行政区划具有固定的地域范围,往往形成以农业为基础的特色型地域经济,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也包括县城、乡镇、村落的有机发展,涉及国民生活和生产性活动的方方面面。2011年底,全省县域经济范围内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73.44%。农业比重较大,农村人口过多,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