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
一 科学纪录片的诞生
准确地说,科学纪录片在中国的兴起只有10余年的历史,此前比较公认的称谓是科教片——以传播知识、教育大众为目标的影片。科教片转变为科学纪录片,深层原因是传统的科学普及与宣教方式难以适应公众的需求,而媒介的市场化进程加速了传统科教片的衰落。
2001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这是国内第一个专业性的科教频道,此后各地的科教频道陆续出现。这些科教频道面临与其他频道的同台竞争,科教节目受众面狭窄的局限逐渐暴露,收视低迷,科教频道与栏目生存压力逐渐加大。与此同时,受美国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科学探索节目影响,国内的科学电视工作者开始穷则思变,改变过去的以传授知识、单向灌输为主的科教片模式,采用讲故事的手法表现科学探索的过程,其中具有开创之功的当属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精心打造的《发现之旅》栏目[1]。在当时环境下《发现之旅》创造了不断攀升的收视高点,而且频频斩获各大纪录片奖项。一时间仿效追随“发现”风格的科学电视节目遍地开花。
科学纪录片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特征,它将娱乐性因素引入科教影视,顺应了大众的需求,开创了科学电视传播的新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体市场化和商业化背景下,对于娱乐性的追求导致科学纪录片中科学性的缺失:考古、揭秘、猎奇类节目大行其道,那些缺乏强烈戏剧性的科学题材被弃置一旁;只选取有利于制造情节点的科学信息,对于不太适合情节设置的科学信息不予考虑;更有走向极端的则故弄玄虚,愚弄观众,引发了普遍的诟病。科学纪录片的过度娱乐化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反思,科学节目中的娱乐之风渐渐消退。
2008年之后,大型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成为主流,科学纪录片发展进入一个调整期。科学纪录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而一直困扰创作者的关键性问题依然没有清晰的答案:科学纪录片究竟是以获取收视率为目标的大众文化商品还是凝聚共识、服务大众、组织社会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公益文化产品?科学纪录片的实质是以娱乐的方式传播科学还是以科学的名义娱乐大众?当然无需排斥那些以收视率为至高追求的科学纪录片,但是需要引起我们思考的是科学纪录片存在的价值何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包含着科学纪录片的出路所在。
二 科学纪录片栏目的个案分析
《发现之旅》栏目为国内首个亮出科学纪录片旗号的电视栏目,以该栏目为标本展开分析,也许是我们对当前科学纪录片发展现状的最佳观察视角。
《发现之旅》栏目从2001年7月开始播出,到2010年7月停止播出。根据笔者统计,10年间共播出321个选题共709期节目。其中科学类选题为108个,共228期节目;人文类选题213个,共481期节目。从选题数量统计,科学类选题占其中比例33.6%(见图1);从播出量来统计,科学类节目所占比例为32.2%(见图2)。
图1 《发现之旅》栏目选题类别分布
图2 《发现之旅》栏目节目量类别分布
也就是说,科学类选题与播出数量仅占栏目选题与播出总量的1/3。可见当前的科学纪录片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在当前的科学纪录片创作观念与实践中,科学类选题不是主角。这是由节目的创作难度、公众的接受偏好和媒体的收视取向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费力不讨好,不如不做或者少做。
从科学类节目选题的分布规律看来,各类型选题分别为:①环境生态;②医学健康;③天文地理;④安全;⑤工程技术;⑥其他。在数量最大的生态环境类节目中(35个),野生动物和古生物类节目最受青睐(29个)(见图3)。
图3 2001~2010年《发现之旅》栏目科学类选题分类
个中原因非常明显,野生动物类节目拍摄周期长、制作投入大,但是一旦完成,不但可以博取较高的收视率,在各种影视评奖中也非常容易得奖。所以野生动物纪录片是目前在科学性和娱乐性两方面均具优势的选题类型。据笔者统计,29个动物类纪录片中有《破解讨厌之谜》《深湖魅影》《雷鸣之夜》《寂静的山谷》《致命的皮球》等8部作品获得国际、国内各种纪录片奖项,获奖比例接近1/3。
与此现象一致的是,近年来自然题材纪录片保持较高的获奖比例。国家新闻广电总局评选出2013年21部优秀国产纪录片,其中6部科学纪录片登榜,全部都是自然生态纪录片。其中5部是与野生动物有关的纪录片(《丹顶鹤》《人鸟之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