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烁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摘要:2012年12月21日,第二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本届学院奖在继承首届学院奖优势的同时,将注意力转移到2011~2012年度的优秀纪录片作品上来。同时,颁奖晚会还设置了“二十年特别单元”和“逝者缅怀”两个环节,从学界角度表达对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审视与观照,彰显人文情怀。此外,本届学院奖评选启用了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的纪录片评估体系,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中国纪录片评估生态系统的完善贡献力量。

    2011年12月23日,第一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影像世纪盛典”旨在通过回顾中国纪录片百年来的发展轨迹与光辉历程,致敬先辈,勉励当代纪录片工作者,向全社会呈现纪录片人的奉献精神,展示纪录片的真实力量。[1]

    第二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盛典一如上届,保持了业内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媒体影响最广泛的标杆水准,沿袭“国家高度、国际视野、人文关怀”的概念,坚持公平、客观、学术、权威的纪录片评奖标准,成为纪录片界的重要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本届学院奖组织专业客观的评委会,以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独家推出的“纪录片评估体系”为评判工具,对2011~2012年度的纪录片作品、个人进行总结与评选,并颁发11项大奖,鼓励为行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团体。“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成为中国纪录片行业的新标杆,在业界、学界以及社会多个层面发挥持续的巨大影响力。

    自2010年《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中国纪录片行业迅猛发展,纪录片市场逐步形成,纪录片产业日益繁荣,对“娱乐至上”的社会风气和整个文化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调节作用。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坚持“国家高度,学术品格,国际视野,中国风格”的方针,研发了国内首套纪录片评估系统,创办了国内首个纪录片学院奖,着力于通过对纪录片评估生态系统的补足与完善,在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下对纪录片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一 作品评选机制

    (一)评审委员会

    在首次对纪录片作品进行征集和评价时,评委会如何构成是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按照惯例,纪录片学界、业界的资深人士应当是评委会的主体组成部分。“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在评委选择上遵从了另外一条思路。

    首先,由中国传媒大学对纪录片具有一定研究的资深教师组成初评委员会,对所有参赛作品从艺术水准、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挑选,遴选出100多部备选作品进入最终复审,然后提交评审委员会,由专家学者进行最终考量,最终产生40多部入围作品和获奖作品。

    与以往评审不同的是,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秉持国家高度、学术品格、国际视野、中国风格的原则,邀请陶东风、尹鸿等文化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团,通过集中观看和打分,对送选纪录片进行评价,这部分得分占70%。与此同时,组委会还邀请部分专家作为通讯评委,以邮件方式进行盲评,这部分得分占30%。

    “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终放弃在本专业内寻找评委,转向整个人文学科,其目的在于突破纪录片原有的局限性,在保持其专业性的同时,将纪录片的考量标准拓展到整个社会,将纪录片的意义拓展到整个人文领域,从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上建立纪录片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纪录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相册而非小部分业内精英的自娱自乐。

    (二)征选片双轨制

    2012年9月,第二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征选片活动正式启动,学院奖组委会同时向央视、纪录片专业频道、各省级电视台以及纪录片制作机构和个人发出参评邀请,得到纪录片界广泛支持,共200多部作品参与此次评选。

    与此同时,组委会从CDRC专家库选取在纪录片业界和学界具有丰富经验和广泛影响力的纪录片工作者及学者作为专家,就其所了解的2011~2012年度优秀纪录片向组委会进行推荐。经由专家推荐的作品直接进入复审,参与最终评选。终评阶段,则由学术界权威专家进行评奖。

    双轨评选机制在最大限度上保证片源的广泛性、调动纪录片工作者参评积极性的同时,也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可能遗漏的优秀作品,同时也相当于在更广范围内征求专家意见,保证最终评审公平、公正。

    (三)作品评选

    “大数据”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掀起热潮是在2011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表专门研究报告《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前沿》之后。计算机、互联网、社交媒体、智能手机、物联网相继出现,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传播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各种以“电子形式存储”的数据以几何级数增长。[2]

    CDRC顺应信息化、数据化的趋势,分别建立专家数据库和作品数据库,作为纪录片评估体系运作的数据基础。

    专家数据库收录了纪录片界乃至人文社会科学学界及业界众多资深专家的相关信息,征选片过程中的选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