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
1987年耶鲁大学保罗·肯尼迪教授在其《大国的兴衰》中认为:“在这种令人担忧的环境中,大国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以比两代人之前多得多的费用用于国防,但仍感到国际环境不够安全……大国走下坡路时的本能反应是,将更多的钱用于‘安全’,因而必然减少经济‘投资’,从长远看,使自己的处境更为困难。”[1]他的分析视角以军事、经济等可见的实力竞争为主,认为美国在与苏联的大国争霸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国际竞争中因为巨大的国防开支而必然衰败。为了“反驳当时流行一时的美国衰败论”,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出版了《谁与争锋》(1989年撰写)[2]一书,明确指出,“美国不仅是军事和经济上首屈一指的强国,而且在第三个层面上,即在‘软力量’上也无人与之匹敌”[3]。这样,奈首次提出了“Soft Power”一词,即“软力量”或“软实力”[4]。奈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基于冷战时期的国家之间竞争的需要,即在国家间的以军事、经济、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竞争之外,寻找比硬实力更高层次的、更有效的分析工具与路径。此后,“软实力”成为一个频繁用于多个领域的名词。传入我国以后,软实力成为研究热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概念阐释、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构建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但是,对奈的软实力观点的不同视角的解读,以及概念的国际流动而产生的国别语境的变化,导致研究者们各抒己见。本文拟在对一些观点述评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观点,以期对软实力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 软实力的概念分析
1.软实力提出的背景
一般说来,作为一个分析国际重要问题的新概念的出现总是与其时代背景相关。约瑟夫·奈教授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既与他的学术背景有关,也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他提出这个概念时正是冷战的最后对决与西方阵营取得初步竞争成果的1990年——此前的一年是东欧社会主义板块的剧变,此后的一年是苏联的解体,即标志着冷战告一段落。由此看来,奈提出这个概念,一是源于对美苏两国竞争的反思。在西方看来,软实力的竞争“是对抗共产主义最有效的摧毁力量”。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并非美国的硬实力过于强大,而是美国的软实力起了主导作用,并最终主导了东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走向。[5]二是源于对“美国衰败论”的驳斥。奈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的目的,是要说明美国文化同化力和美国生活方式的吸引力,从而强调美国不仅在硬实力方面拥有优势,在软实力方面也拥有优势,最终在全世界确立其思想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6]因此,奈主要是基于当时美苏竞争的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把软实力作为研究国际关系的概念并视为一种战略思维工具。事实上,强调美国对苏联的竞争除了硬实力比拼之外,还需要软实力这一武器并非奈的首创,而是滥觞于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其长达5000字的电报提出要增加政治和外交方面的遏制而减少军事斗争,道出了美国将在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加强对苏联渗透的意图。奈对凯南钦佩有加,而且奈的助理国防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等政治经历,使得其软实力理念直接与国际关系相关。奈在其后的著作中,表达了“在国际政治中”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的观点。[7]因此,在奈那里,国家软实力主要还是一种国际关系研究的概念与工具。
奈提出的软实力,作为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概念,与其他国际关系概念和理论一样,也具有非常典型的美国特色,是典型的“美国货”。[8]但是,当初奈主要用于研究国际关系的概念,在其后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进入国内问题研究领域。在中国尤其如此。概念应用范围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加上其他因素,使得我国学者对软实力一词的解释各异,同时也给我们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2.软实力定义的分歧
奈说:“能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我称之为软实力。它强调与人们合作而不是强迫人们服从你的意志。”[9]但奈是根据美国的国家战略资源和战略意图来剖析软实力的,在基本概念界定上存在颇多模糊。[10]因此,其他研究者基本上是根据奈的观点加上自己的领会来定义软实力的概念。刘绛华认为,国家软实力就是一个国家实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