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
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是近年来一个热点课题,自约瑟夫·奈提出国家软实力概念后,这一概念就为各国学者和政府广泛使用。除了西方学者如约瑟夫·奈等探讨软实力的相关专著外,中国学者相关的研究论文多达几千篇,涉及领域非常宽泛。其相关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阐释软实力概念,讨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以及探索构建中国国家软实力的路径这三个方面[1],而对于什么是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和根基的问题却没有给出很好的解答。尽管学者都认同文化是构成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来源,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系问题上争议纷呈,分歧较大。甚至有极端意见认为必须完全摈弃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文化。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根基和精神源泉。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义理纲维,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些是必须厘清的首要课题,否则,谈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就是一个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伪问题。
在什么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这一问题上,有学者提出政治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2],而笔者认为道德文化才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必将以中国传统道德为理论根基和精神来源,且只有在建设中国社会道德秩序和弘扬道德力量的基础上才可能构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本文将以儒学伦理传统为核心来阐述中国传统道德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
一
近百年来,儒学传统一直被视为对封建礼教和专制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合理性论证,并伴随着这一社会秩序的解体而遭遇了花果飘零、支离破碎的尴尬。列文森认为:“儒家思想在产生它并需要它的社会开始解体之后,变成一片阴影,仅仅栖息在少数人的心底,无所作为地被像古玩一样珍爱着。”[3]事实真是如此吗?这涉及作为制度的意识形态化的儒家与作为文化传统的儒学之间的巨大分歧,也涉及由于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对儒学的种种误解和成见。由于不是文章的主题,我无意对此问题展开具体论述。事实上,儒学并未消散,真正有生命的思想会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形式存在于人类思想沉淀和承袭的生活空间。儒学作为人文关怀和伦理宗教的意义对于救治现时代人心迷惘和精神空虚的病症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儒学传统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基。摆在现时代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面前的亟须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紧迫课题是:如何回到儒学传统的真正义理和精神纲维?如何排除历史和现实中业已存在的成见和误解的干扰,重新对儒学作出深层面和有价值的解读和阐释?如何在正确解读和阐释儒学义理之基础上完成儒学与其他文化传统的对话和沟通,从而如宋明儒者在面对佛教、道教的挑战时消化佛教、道教,挺立心体,光复儒道一样,在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传统的同时重建现时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和信仰?限于篇幅,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地阐述儒学伦理传统的核心价值。
(一)“天人合一”[4]的和谐观
根据儒家的理解,整个世界由“三极”支撑和构成,而这“三极”又被称为“三才”,即天、地、人。这三种力量产生了“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5]的情势。“三才”具有同样的本性,三者间的关系又体现着和谐的关系。《周易》将之描述为同一“道”的三种模式:“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6]在儒学传统中,关于天的理解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天”是世界和人类的起因或缘由,即“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诗经·大雅·荡之什·烝民》)。
(2)“天”依据自身规律创造了世界万物,并通过四季交替、宇宙进化进程显现这些规律,即“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
(3)“天”是道德力量或美德的源泉,而道德力量或美德的核心就是“仁”或仁爱。
在界定天的意义之后,儒学传统由“人为天地万物之灵”、“人为天地宇宙的精灵”出发,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其具有道德力量,而这种道德力量就是对“天”的最高权威的一种感应和互动(即天人感应)。由于人可以回应和体现“天”的规则、秩序和美德,因此人必须根据同样的规则和秩序调整其行为。基于此,人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获得美德并使人类社会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