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
牙本质敏感俗称“倒牙”,指患者在进食冷热酸甜等食物时牙齿出现的短暂性疼痛或不适。[1]国内外多数口腔医学教科书和参考书给出的正式名称是“dentin hypersensitivity”或中文翻译“牙本质过敏症”,且定义为:暴露的牙本质在机械、化学、温度或渗透压的刺激下,所表现的一种尖锐、短暂的疼痛或不适症状,发作时间短暂,随刺激结束而消失,并且这种疼痛不伴有牙齿其他方面的缺陷或病理状况。
文献中对牙本质敏感进行描述的用语十分混乱,出现过“牙本质过敏症”(dentin hypersensitivity,DH)、“颈部牙本质过敏”(cervical dentin hypersensitivity,CDH)、“根部牙本质过敏感”(root dentin hypersensitivity,RDH)、“牙本质敏感”(dentin sensitivity,DS)、“牙齿敏感”(tooth sensitivity)和“牙齿过敏”(tooth hypersensitivity)等名词。在中文教科书中,目前普遍使用的“牙本质过敏症”是对英文版教科书和参考书中“dentin hypersensitivity”的直译。中文文献中,也曾使用“牙齿敏感症”、“牙齿过敏症”,一般是从英文直译而来。1992年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口腔医学)》中将该症命名为“牙本质过敏症”,相应的英文为“dentin hypersensitiveness”,不过,英文原版教科书一般用“dentin(dentine)hypersensitivity”,尚未见到“hypersensitiveness”的说法,至于“dentin”或“dentine”的不同写法则是美式英文和英式英文的区别。存在的问题是,“过敏”一词在中文中被习惯认为是一种反应性症状,如“药物过敏”常常与“变态反应”相联系,以此解释牙本质敏感症状易出现歧义。另外,“过敏”一般是指主体感觉系统出现问题,由一般的敏感变为过度敏感的状态。牙本质敏感是由于原本不应暴露或不应敏感的牙本质暴露了,因而敏感了,不是主体由敏感向过敏感的过渡。
因此,目前在口腔医学专业界基本达成共识——将该症统一命名为“牙本质敏感”,相应的英文为“dentin hypersensitivity”。[2]
一 牙本质敏感的定义
牙本质敏感一直被定义为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疾病。王嘉德、高学军等2005年编写的牙体牙髓病学教材中,仍将“牙本质过敏症”定义为“牙上暴露的牙本质部分受到机械、化学或温度刺激时,产生一种特殊的酸、‘软’、疼痛的症状”[3]。200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牙本质敏感专家组参考加拿大牙本质敏感指南委员会写于2003年的报告[4],确定了用专业术语“牙本质敏感”代替之前的“牙本质过敏症”等较为混乱的说法,并将其定义为“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他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气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5]。但是,多种口腔疾病都有牙本质敏感的症状,牙本质敏感的排除法定义也未明确牙本质敏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症状,口腔医学界在这个问题上也一直存在争议[5]。
二 牙本质敏感的病因学
牙本质暴露是牙本质敏感发生的必要条件。牙本质暴露往往是磨损、磨耗、酸蚀及应力作用下的釉质内碎的综合效果[6]。牙龈退缩是牙本质敏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牙龈退缩后暴露的牙骨质薄且易磨损,导致牙本质暴露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一)牙龈退缩
牙龈退缩可以使牙根面暴露,使牙骨质容易丧失,更使本来没有牙骨质覆盖的釉牙骨质界暴露于口腔环境[7]。
Ahed与Gerard两人在2002年对126名患有牙本质敏感的患者与134名对照人群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对每个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并对两组受检者进行了危险因素评估,结果显示牙龈退缩与牙本质敏感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8]。2008年我国城市地区成人牙本质敏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显示了牙龈退缩与牙本质敏感的相关性[9]。另一方面,牙周病是牙龈退缩的主要病因之一[10],而在牙周科就诊的患者的牙本质敏感患病率比正常人群或在口腔医院就诊的患者高[11],这从侧面为牙龈退缩是牙本质敏感的病因提供了证据。牙龈退缩的其他常见原因还有解剖因素、正畸力与过大的 力等[12],这些因素还可以导致釉质内碎从而导致牙本质敏感。
(二)牙体硬组织缺损
酸蚀、磨损和磨耗可以引起牙硬组织缺损,这三种因素协同作用还可以使缺损加速[13]。
1.酸蚀
酸蚀是指化学因素如酸造成的牙体组织损耗。1984年Smith与Knight分析了100名牙硬组织缺损患者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