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收官精彩辉煌 开局任重道远——南宁市2010~2011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南宁市2010~2011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作者:何广华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摘要: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开局之年,北海市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居广西前列,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呈现振奋人心的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北海市将抓住一切机遇,克服一切困难,狠抓项目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扩大开放合作,着力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实现跨越发展明显见成效的目标任务。

    一 2010年回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决胜之年。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行等机遇,以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重民生、建和谐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发展环境建设年”、“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全力打好工业经济振兴攻坚战、五象新区开发攻坚战、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攻坚战、产业园区建设攻坚战、打造“中国水城”攻坚战,推动南宁市经济实现了高位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大幅扩张,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民生改善向纵深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实绩远超预期,为南宁市“十一五”规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十二五”实现科学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43亿元,是2005年的2.5倍,比上年增长14.2%,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达到300.88亿元,是2005年的3倍,比上年增长30.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83.02亿元,是2005年的4倍,比上年增长42.06%。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1502.68亿元,是2005年的3倍,比上年增长28.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05.93亿元,是2005年的2.4倍,比上年增长2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1%,化学需氧量排放削减3%,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9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5%。城镇新增就业7.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6‰。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三次产业比重由2009年的13.93∶34.59∶51.48调整到2010年的13.58∶36.26∶50.16。工业经济加快回升,实现生产、投资和效益增长“三个同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1.32%,工业投资增长46.41%,工业效益指数提高32.85个点,利润增长87.83%。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2家,亿元企业75家。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6%。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汽车和旅游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增长30.77%。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作物种植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三个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89%。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广西第一。

    (三)“三农”工作迈出新步伐

    采取“市统贷、县区用、县区还”模式,用好19.6亿元贷款,加强县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县区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积极发展农村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宾阳炮龙节、横县茉莉花节、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异彩纷呈。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4万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农村公路523.93千米,完成11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35.39万人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新建沼气池4820座。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10407户农村房屋外立面改造、10719户农村危房改造和24个村屯综合整治,开展了12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顺利实施第三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涉及91个贫困村,减少贫困人口5万人。

    (四)城市发展实现新跨越

    全年实施城建项目392个,完成投资256.77亿元。南湖隧道、东葛路延长线、五象大道八尺江桥等一批路桥项目建成通车,市急救中心新址、滨水公园投入使用,7座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转运)工程主体竣工,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和埌东污水处理厂三期通水试运行,五象污水处理厂一期开工建设,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民歌博物馆、邕江大学新校区等大型项目建设加快,城市公共公益设施更加完善。荣获“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称号。实施“数字城管”系统二期扩容工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安排2092万元专项资金,补助17项工业节能技改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6%。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通过暗访和技术评估,整体卫生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

    (五)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以非公有企业员工、大学生和农民工为重点的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力度加大。通过推行扩大个人账户支付范围、扩大门诊大病统筹政策实施范围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