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
一 2010年发展回顾
2010年1月,北海市委作出了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重大决策,提出了“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跨越”,到2012年把北海基本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现代产业集聚基地、旅游商贸物流中心、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和生态宜居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2010年是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第一年,北海市委、市政府沉着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增幅均在广西前三位。
(一)国民经济较快增长,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初步预计,北海市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6亿元,比2009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87.55亿元、167.88亿元、142.1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36.9∶39.1调整为22∶42∶36,结构进一步优化[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特色现代农业成效显著,建成30个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52.48亿元,增长4.36%。其中,农业产值36.64亿元,同比增长5.09%;林业产值1.86亿元,增长4.31%;畜牧业产值25.17亿元,增长4.37%;渔业产值86.28亿元,增长4.08%。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受特殊气候影响农业减产的形势下,北海市全年农业增长保持在4.5%左右,运行较为平稳。
工业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65.9亿元,同比增长5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5.32亿元,同比增长42.08%,增幅创下近年来北海市最高水平。电子信息制造业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总产值149.71亿元,同比增长120.25%;完成工业增加值48.42亿元,同比增长96.98%,拉动北海市工业增长30.5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72.62%。2010年重工业完成总产值248.66亿元,同比增长78.96%;完成工业增加值89.46亿元,同比增长50.22%,拉动北海市工业增长36.2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86.25%。轻重工业结构由2009年的27.77∶72.27调整为2010年的22.43∶77.57。2010年北海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0家,自治区级达36家[2]。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实际接待国内游客938万人次,增长14.98%;接待入境旅游者7.3万人次,增长18.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7亿元,增长29.67%;实现国际旅游收入2152万美元,增长25.01%。航空市场培育实现新突破,北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70万人次,增长38.6%。港口物流业加快发展,完成港口吞吐量1250.51万吨,增长23.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亿元,增长18.5%。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完成投资98.8亿元,增长70%[3]。
(二)项目建设掀高潮,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坚持采取“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的“四定”办法,建立健全投资运行分析例会制度,坚持按月度、季度收集分析通报投资信息,加大投资督查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5.3亿元,增长50.8%,增幅在广西排第一位;全年重点项目实现新开工39个、竣工70个,完成投资197.35亿元。三年跨越发展工程186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180亿元。盼望多年的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20万吨/年聚丙烯)厂区土建工程于2010年3月3日全面铺开,11月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诚德新材料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景光电子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入驻并投产;铁山港公用码头3号、4号泊位,石步岭港区三期工程、北海邮轮码头、公共客运码头开工建设;广西沿海铁路钦州北至北海段扩能改造工程、铁山港铁路支线、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北海段)、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北海段)推进顺利[4]。
(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政府机构改革进展顺利,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服务型政府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土地延包、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稳妥开展。价格改革有序推进,加强价格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
(四)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民生得到极大改善
自治区和北海市年初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如期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喜获成功,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职教攻坚全面展开,大学园区初具规模,高校在校生超过2.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07.5万人,参合率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