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
一 俄罗斯大选:普梅体制延续
2012年的大选进程,最没有悬念的当属普京4年后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自1999年岁末普京从叶利钦手上接任代总统后,几乎是一帆风顺地赢得了两次大选。此次普梅角色互换,意味着在普京的政治生涯中执掌俄罗斯最高权柄至少14年,并且有机会再获连任达到20年。这使人联想到普京2000年第一次当选总统时的豪言壮语:“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1]
在普京执政的前8年和梅普组合的过去4年,俄罗斯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帝国解体后遗症”造成的乱象得以克服,民族分离与宗教极端势力导致国家继续解体的危机消除,经济上实现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长,国家实力明显恢复,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些都是普京再次当选的政绩基础。
虽然普京当选没有悬念,但在总统大选前不久的国家杜马选举中,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仅获49.67%的得票率,[2]与选前控制俄杜马2/3多数议席已不可同日而语。普京当选后连续的万人规模反政府抗议集会和游行,也反映出了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特别是中产阶级对权力集中、民主缩水、行政腐败、经济单一的不满。反对派变得越来越强硬、成熟和有组织,会在未来许多的政治决策上跟普京唱反调。这些是前任梅德韦杰夫和普京前任的前任叶利钦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普京自己也承认,民众在“求稳”的同时开始“求变”。因此,普京强调俄罗斯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度改革,巩固其领导地位。其中,经济改革成为普京上台后的重中之重,比如强调产业升级和创造更多的高技术工作岗位,减少国民经济对能源与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以及缩小贫富差距等。
基于俄罗斯不断增强的国力以及普京个人的外交风格,新政府在对外关系上会继续突出大国姿态,俄美关系也免不了麻烦不断的局面。2011年以来,在叙利亚、伊朗等问题上,俄罗斯同美国“对着干”的态势明显。普京当选总统伊始即表示由于内政繁忙不出席5月在美国戴维营举行的8国集团首脑会议;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后表示由于竞选日程冲突也不出席9月在俄罗斯海参崴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双方尽管都对对方安排表示“理解”,但个中味道耐人琢磨。在军备方面,普京提出了未来10年支出7700亿美元的强军计划,以采购400枚洲际弹道导弹及600余架先进战斗机等军事装备。他宣称:“俄罗斯必须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让世界其他大国明白其立场。”[3]
2012年9月中旬,俄罗斯官方向美方宣布停止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俄罗斯的援助活动。据英国媒体9月19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申维奇当日在一份声明中称,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在俄办公室是因该机构的活动“试图影响政治进程,包括多种形式的选举和民间团体机构补助金的分配”。据悉,有13名美国外交官和60名俄罗斯员工在美国国际开发署工作,该机构2012年在俄罗斯的预算为5000万美元。[4]过去几年,“颜色革命”使俄罗斯失去了原来前苏联中比较忠实和可靠的盟友,比如格鲁吉亚、乌克兰。另外,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也越来越亲美。普京一直想恢复俄罗斯原有的势力范围,但很困难。所以,他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俄内部各种非政府组织的联系十分敏感,防范的意识在增强。
当然,普京当选并不意味着昔日美苏争霸会重演。今日俄罗斯政治体制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三权分立,但毕竟认同了西方社会的民主价值观和基本规范,美俄全无在意识形态上截然对立的可能。当下的俄罗斯,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想融入欧洲,融入西方主流社会。美俄关系中的麻烦更多地来自普京重振俄罗斯“雄风”的民族形象需要。随着普京再次执掌俄罗斯,中美俄关系开始变得比以前更为重要和微妙。中国外交在今后的若干年内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就是维护好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长远务实的中俄关系。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个正确、清醒的对俄美关系的判断,期盼中俄关系从伙伴关系变为平衡美国的盟友关系既不现实也无好处。
二 欧盟诸国选举:左倾思潮抬头
2012年欧盟内部有多个国家选举,选举“大年”加上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使得这些选举更为引人注目。
5月6日,法国社会党领袖奥朗德在总统大选中击败了时任总统萨科齐,使得中左翼政党在野10年后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