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
2007年初,科雷亚总统上台执政,开始进行剧烈变革。他连续进行了三次全民公决,制订了新宪法,确立了“四权分立”的国家体制——在议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之外增设“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委员会”,强化总统的权力,加强国家对石油资源的控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2008年实现6。5%的增长率。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贫困人口较多,社会矛盾突出。积极加强与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左派”政府的合作;与哥伦比亚的边境军事冲突虽已和平解决,但两国外交关系仍未恢复;与美国的矛盾加剧,科雷亚反对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要求美军于2009年底必须撤出曼塔空军基地。
At the beginning of 2007,president Correa inaugurated his presidency by mobilizing a drastic reform. A new constitution was elaborated through 3 referendums and a state system featuring separation of four powers took shape as a Council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was added to the legislative,judicial and executive bodies to reinforce the president’s power and the state’s control over oil resources. In 2008,Ecuador’s economy turned for the better by growing at 6.5%.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remained and the population stricken by poverty was still large,a reason of the rampant social contradictions. During the past year,Ecuador stepped up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with governments of Venezuela and Bolivia while its diplomatic ties with Colombia was left to be recovered although the military conflicts along the boarder with Colombia were resolved peacefully. Meanwhile,as a reflection of its acute contradictions with the US,Correa opposed signing an FTA with the US and claimed withdrawal of US troops from the Manta military base.
2007年1月14日,左翼政党领导人拉斐尔·科雷亚(Rafael Correa)上台执政,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领域掀起了剧烈的变革运动。
一 政治形势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科雷亚总统决心要与厄瓜多尔人民共同克服“长达20年的新自由主义黑夜”。自其上台执政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进行三次全民公决,还将于2009年4月重新举行总统大选。
科雷亚在其《2007~2011年施政纲领》[1]中提出了“5项革命”:宪法和民主革命,道德革命,经济和生产革命,教育与健康革命,拉丁美洲的尊严、主权和一体化革命。主要政策有:修改宪法,清除不称职的官员,加强金融管制,大力发展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全面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和全民医疗保障,加强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控制,等等。
厄瓜多尔党派众多,多而散,小而弱,多年来没有一个政党能独立执政。厄瓜多尔议会实行一院制,是政党矛盾最集中的地方。最高法院也深受政党政治的干扰,严重削弱了司法的独立性。政治矛盾错综复杂,政局长期不稳。
科雷亚领导的“国家联盟运动”党在议会中没有席位。科雷亚撤换了最高法院的法官,发动全民公决,成立“全国制宪大会”,修改宪法。2007年4月15日举行全民公决,80%以上的投票者支持成立“全国制宪大会”。9月30日举行制宪大会代表选举,执政党“祖国联盟运动”党获得130个席位中的76席。2008年7月制宪大会通过新宪法草案;9月28日就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2/3以上的选民支持新宪法,通过了厄瓜多尔历史上第20部宪法。
新宪法对现行国家体制、政治结构和经济模式均作了深刻调整,旨在用一种社会团结的经济制度取代新自由主义模式。增设“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社会各界公民组织推荐、选举产生,可任命总检察长、总审计长以及国家选举委员会和司法委员会等部门的重要成员。强化总统的权力。总统可连任一届,每届任期4年;总统有权颁布紧急经济法案和有条件地解散立法机构。加强国家的主导地位,强化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主导作用,政府将严格控制涉及国计民生的石油、矿产、水资源、电信等行业,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规划与指导。
2008年11月23日,厄瓜多尔国家选举委员会宣布,将于2009年4月26日举行总统选举,同时选出副总统、议员、安第斯议员和各地方政府的官员约7000人。人们普遍认为,科雷亚将作为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参加大选并能获胜。新宪法规定总统可连任一届,这意味着科雷亚如能再次当选,将很有可能执政至2017年。
二 经济形势
在连续两年低增长后,经济形势稍有好转,2008年实现6.5%的经济增长率,但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石油价格暴跌的影响,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将降至2%。[2]
自2000年起,厄瓜多尔实行美元化。新自由主义改革和美元化政策虽然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使通胀率由2000年9月的107.9%[3]迅速降至10%以下,但大大限制了政府使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使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失业率和半失业率居高不下,2005年分别高达9%和45%以上;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金融和石油两大部门;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消费,大量进口消费品,致使非石油类商品的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偿债负担较重,2005年偿还外债本息41.44亿美元,约占财政支出(89亿美元)的46.6%;大量存款存放在境外,境外存款占GDP的比重1990年仅为0.9%,2000年升至4.1%,2006年进一步升至7.6%;等等。[4]这些结构性矛盾是科雷亚反对新自由主义改革、制订新经济政策的现实依据。
2008年,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如表1所示,GDP增长率为6.5%,人均GDP增长率为5%;出口大幅度增长,预计出口收入可达410多亿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加近100亿美元;国际收支状况好转,实现超过11亿美元的国际收支盈余;外债负担减轻,非金融公共机构的外债总额占GDP的比重降至30%,中央政府外债总额的比重降至22.6%;外汇储备增至60.1亿美元;等等。由于食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率有较大幅度上升,升至9.1%;同时,虽然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初级财政盈余占GDP的比重升至6%,[5]但偿还到期外债本息后仍为赤字(-0.1%)。
表1 2006~2008年厄瓜多尔的主要经济指标(按美元现价)
消费和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和对外贸易是增长较快的部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科雷亚政府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