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0年日本产业动向

    作者:胡欣欣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摘要:

    本文对2010年前后围绕日本产业出现的变化和主要进展进行概述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对制造业生产指数的一般性观察,从内需、出口两个角度对影响生产指数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的分析,有关制造业及非制造业法人企业经营状况的描述,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及日航破产重建事件等有关日本产业主要事项的说明,有关2010年6月经济产业省推出的《产业结构构想2010》等产业相关政策的介绍及点评等。

    Abstract:

    本稿では日本の産業をめぐる2010年の動向について概観している。製造業生産指数に基づいて、製造業の動向について観察し、内需面と輸出面から生産指数の変動要因について分析している。さらに財務省『法人企業統計調査結果』を用いて、日本企業の経営状況について考察し、トヨタ自動車リコール問題、JAL再建問題等、日本の産業をめぐる主な事項についても紹介している。2010年6月に経済産業省産業構造審議会産業競争力部会が公表した『産業構造ビジョン2010』、閣僚会議で決定された『新成長戦略~「元気な日本」復活のシナリオ』についても議論している。

    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日本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动向一向受人关注。民主党执政后,对某些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针对日本产业出台并推进了一些新的政策。本文将对2010年前后围绕日本产业出现的变化和主要进展进行概述和分析。

    一 基于制造业生产指数的一般性观察

    日本的工矿业及制造业生产指数在2009年2月降到最低点之后,从2009年3月起出现稳步回升。至2010年5月,工矿业生产指数恢复至96.1,制造业生产指数恢复至96.0(2005=100),相当于危机全面爆发前的高点2008年2月(110.1)的87.3%和87.2%。但这种回升局面在6月以后出现转折。从6月份开始,工矿业生产指数和制造业生产指数逐月出现小幅下降,至2010年10月,跌至90.9(2005=100),相当于2010年1月的96.4%,但仍比2009年2月的最低点提高了27%以上(参见图1、表1)。

    图1 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日本制造业与汽车工业生产指数变化(2005=100)

    表1 2010年制造业各主要产业生产指数的变化

    为了解各主要产业的具体情况,表1截取了一年中几个关键月份的生产指数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观察到如下现象。

    (1)危机后回升幅度最大的产业,依次为电子零配件、运输机械(特别是汽车)、一般机械、钢铁、有色金属和电气机械工业。与2009年2月的最低点相比,这些产业2010年10月份的生产指数都提高了30%以上。此外,生产指数比2009年2月提高20%以上的产业还有信息通信机械和精密机械产业。应该注意的是,这些产业大多是目前日本最重要的产业。电子零配件、运输机械、一般机械、电气机械工业、信息通信机械和精密机械这六个机械电子产业,在日本工矿业及制造业生产指数计算中,合计占据近50%的权重。

    (2)在上述产业中,运输机械(包括汽车)、钢铁和电子零配件等产业的生产指数在6月之后出现了比较显著的下降,特别是运输机械中最重要的汽车工业,9月至10月份的下降幅度相当大。

    (3)以6月以来整个制造业生产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为背景,大部分产业的生产指数在10月都低于同年1月的水平。但仍有一般机械、精密机械和电气机械这三个机械产业的生产指数较1月份有所提高。一般机械产业和精密机械工业的生产虽一度出现下降,但很快出现反弹,10月的生产指数较1月相比,分别提高23.8%和10.3%。精密机械也是生产指数唯一超过2005年水平的两个产业之一(另一个产业是电子零件组件)。查询细分类数据可以得知,支撑精密机械产业生产指数的行业主要是仪表工业(光学零件工业的生产指数虽然更高,但其权重远不及仪表工业),而一般机械产业的情况则更为复杂。从细分类行业的情况看,10月份生产指数超过1月份指数30%以上的行业有:化工机械、半导体或平板制造装置、金属加工机械、纺织机械、产业机器人、土木建设机械等。电气机械中,表现较好的细分类行业主要有:电池、静止电气机械器具(变压器、电容器等)和民生用电气机械(家用电器)等。

    二 影响制造业动向的主要因素

    (一)内需方面

    根据经济产业省的计算,2000~2007年间,日本新增的13万亿日元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中,有6万亿是由汽车及其关联产业创造的。[1]日本经济对汽车产业的极高依存度至今仍未改变。如图1所示,日本制造业产业生产指数与汽车产业生产指数的变动方向高度吻合,可以说,2009年3月以来日本产业的回升,主要还是由汽车产业带动的。

    汽车产业的迅速回升,与民主党政府的扩大内需政策,尤其是为扩大民间消费需求所采取的措施不无关系。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国内汽车需求,日本政府推出环保车购置补贴制度。自2009年6月19日起,正式受理申报的这项补贴制度,可追溯至2009年4月10日后登记上牌的新购车辆,凡达到政府规定的环保标准者,均可申请购车补贴,以旧换新补贴金额更高。至2010年9月上旬预算额度大致用完为止,日本政府为此共支付了超过5800亿日元的补贴。

    由表2可以看出,补贴制度启动后,日本的新车销售数量显著增加,2009年8月以后,新车销售数量连续超过前年同期水平。2010年9月8日停止受理补贴之后,尽管各汽车公司都推出了一些新的让利措施,新车销售仍出现大幅减少。9月份的新车销售数量同比小幅下降,10月以后同比下降幅度增大。

    表2 日本新车销售情况

    与环保车补贴制度类似的鼓励消费措施,还有家电产品的“环保积分制度”,由日本环境省、经济产业省、总务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