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
“右翼”源自法语“aile droite”,在法国革命后的议会上,保守派执政党居于议长右手边坐席上,与坐在议长左手边的急进派在野党相对,故被称为“右翼”。“右翼”一词自近代传入日本以来,虽几经激荡沉浮、盛衰荣辱,时至今日作为一种政治力量仍发挥着对日本政治外交的影响力。
一 日本右翼思想的历史变迁
“右翼思潮”是与“左翼思潮”相对的概念,是一种保守的、国粹主义的思想潮流和活动倾向。在日本,“右翼”内涵颇为复杂,很难对它进行严格界定。在日本《大辞林》中对它的定义是:“保守国粹主义的思想倾向,以及具有这种思想倾向的个人或团体。”[1]猪野健治将右翼的主张归纳为20项:对天皇和国家绝对忠诚,反对和警惕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与其保持同样立场的势力,相比理论更看重行动,保护支持民族传统文化、警惕外来思想文化,重视义务、秩序和权威,民族使命感,命令体系中存在权威主义,家族主义式的全体主义,保守的倾向,一人一党的倾向,少数精锐主义,家父长式的人际关系,警惕知识层特别是言论人和教师,激进的直接行动(直谏、恐怖主义、武装政变),国家利益最优先,以军事实力的扩大强化为目标,推进爱国教育,全面否定战后体制(打破雅尔塔—波茨坦体制),重视仪礼(祭礼、仪式、宴会)。[2]
“右翼”作为外来词,随着它在日本的本土化和时代变迁,其思想主张和组织结构都发生着改变,从整体上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战前右翼思想
战前右翼是近代以来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发展而产生并渐成气候的。[3]同时,它也是伴随着日本与西方、体制与反体制的对抗斗争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战前右翼头脑中抱有的是日本与西方、东方与西方的对立图式,他们重视日本传统文化和价值,宣扬国粹主义、日本主义和忠君爱国,甚至宣扬亚洲各国共御外敌的大亚细亚主义。战前右翼也是体制与反体制、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拮抗中衍生出的产物。在自由民权运动勃兴时期,玄洋社等“仁侠右翼”纷纷亮相,扮演着协助政府打击、压制民权运动家的角色。在社会主义运动高涨时期,“仁侠右翼”又发挥着镇压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传入日本后,有些右翼也从中汲取了营养,转变成为国家社会主义者,他们对资本家剥削贫苦人表示同情,主张以天皇制来实现社会主义,推行国家社会主义改革。北一辉就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先锋,他撰写了著名的《国体论及纯正社会主义》和《日本改造法案大纲》。在《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中,他明确指出:应当阐明天皇是全体日本国民的代表,是国家根本的原理主义。天皇应当率先垂范将皇室所有的土地山林股份证券交给国家,每年从国库中支给皇室费约3000万日元。日本人一个家庭所有财产的最高限额是100万日元,私人企业资本的最高限额为1000万日元,超出部分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经营。随着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想传入日本,右翼思想又与它们结合在一起,大亚细亚主义、农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等右翼思想成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而右翼团体则通过暴力活动沦为日本法西斯改造国家、实施对外侵略的爪牙和工具。
(二)战后右翼思想
战后右翼主要是伴随着冷战体制的形成而出现的,主要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右翼团体和个人。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和国家战略利益的考量,鼓励日本再军备化,所以解除了对日本右翼分子“褫夺公职的处分”,使右翼团体纷纷出现。从国际政治的角度上看,冷战结构赋予了日本右翼“反共产主义”的作用和任务,相反,“反共产主义”也起到了弱化和隐蔽日本右翼原本追求的反作用。对于日本右翼来说“反共产主义”不是中心课题,只是二级课题,是附带的课题。右翼的中心课题是民族主义,是对民族核心问题的捍卫。从日本本身来讲,“战后”是左翼共产主义力量大为发展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在左翼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安保斗争,而为了与之相对抗,在“反共拔刀队”构想下战后右翼集结而成,这是战后右翼的原点。实际上,面对左翼领导的安保斗争,右翼也颇感矛盾,为“反共”和“民族主义”何者优先的问题大费脑筋。对于右翼来讲,安保条约也未必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明显意味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