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
2008年6月14日是古巴革命领导人之一的埃内斯托·切·格瓦拉(1928~1967)诞辰80周年。而2007年10月9日是格瓦拉遇害40周年,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拉美国家,在格瓦拉的祖国阿根廷,在格瓦拉的第二祖国古巴,在格瓦拉牺牲地玻利维亚等国,人们纷纷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在我国,一些报刊发表了纪念文章,出版了《格瓦拉语录》等与格瓦拉有关的书籍。
格瓦拉出生在阿根廷,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先是投身于捍卫危地马拉阿本斯民主政府的斗争,后来参加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武装斗争,从“格拉玛”号远征到马埃斯特腊山区游击战,再到圣克拉拉市的解放战役的胜利,格瓦拉为古巴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古巴革命胜利后,他担任了古巴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并取得了古巴国籍。但是,为了实现革命的抱负和信仰,他辞去了所有的要职,离开了家人,离开了古巴,投身到非洲和拉美的革命事业。格瓦拉的毕生追求,就是革命。他的革命理想,不仅是要为改变本国人民的命运而战,而且是要为拉美和第三世界人民的命运而战,他将自己短暂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第三世界反帝和反独裁的革命斗争。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他领导一支国际主义游击队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尽管人们对他的游击战争的指导思想的看法有分歧,但是,他无私无畏、崇高的革命品质与为理想和革命事业献身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崇敬。他的生命虽然已经终结,但他依然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正如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在21世纪初对格瓦拉的评价中所说,格瓦拉是“一个深明廉耻、极有尊严和大公无私的人,这就是切的为人和受世界敬仰之所在。一个聪明人,一个富于幻想的人。切不是为了保卫别的利益或别的事业,而是为了保卫拉丁美洲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的事业而牺牲的。切不是为了保卫别的事业,而是为了保卫地球上的穷人和卑贱者的事业而牺牲的。切的事业必将取得胜利,切的事业正在取得胜利”。“切是一个榜样。一种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切·格瓦拉)留下了什么?我想,实际上最伟大的是精神价值,是觉悟”(见《卡斯特罗访谈传记——我的一生》)。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人物,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格瓦拉有过截然不同的评价。对格瓦拉及其思想的评价经历了一个由褒到贬,既褒又贬和以褒为主的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初,格瓦拉曾两次访问中国,受到我国党政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热情接待和欢迎。1963年,《人民日报》等主要报刊全文刊登了格瓦拉写的理论文章《游击战争:一种手段》,对格瓦拉本人及其思想表示明显赞誉和认同。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国内报刊曾发表不少文章,对格瓦拉的“游击中心主义”开展了广泛而严厉的批判。我国学术界曾有人说格瓦拉是“资产阶级民主派”,有人说他是“具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家”,“左倾冒险主义者”;还有人甚至称他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叛徒”。“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主流媒体将格瓦拉的游击战理论归结为“游击中心主义”或“游击中心论”,认为“这种思想就是不要党的领导,不依靠广大群众,不去建立根据地,只依靠少数人的武装力量进行冒险活动”(见《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的日记》)。以致在格瓦拉于1967年在玻利维亚被杀害后,我国的媒体连一条简短的消息都没有刊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改变了对格瓦拉的看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比较典型的看法是肯定格瓦拉的个人品质,否定格瓦拉的思想主张。即“对格瓦拉个人的革命品质是肯定的”,“对代表一种思潮的格瓦拉主义和格瓦拉本人是加以区别的”。一些学者引用拉美左派政党的评论,认为“格瓦拉主义否定党的作用”,“格瓦拉主义脱离群众”,“格瓦拉主义脱离实际情况”,“格瓦拉主义想搞‘大陆革命’”(见1988年《当代拉丁美洲思潮》)。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媒体和出版物对格瓦拉及其思想的肯定意见逐步占上风。如新华社前副社长、曾在古巴革命胜利后任新华社驻古巴记者并与格瓦拉有过多次接触的庞炳庵同志1998年在《关于格瓦拉问题反思》一文中谈到,过去我们对格瓦拉思想的批判是错误的,我们当时对格瓦拉思想的批判“主要还是出于当时国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