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
2005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辽宁省继续推进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努力克服种种制约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使辽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辽宁省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继续朝着“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2005年前三季度,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2.1%,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社会总体运行状态保持平稳,全省居民对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但是,2005年影响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的负面因素仍然存在,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全省将根据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在努力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同时,不断深化各项经济与社会改革,尤其是适时积极推进一些新的社会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继续保持社会整体的良性和稳定运行。
一 2005年辽宁省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2005年是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决策的第三年,辽宁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各项社会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开始显现效果,继2004年全省经济开始进入新的高速成长周期以后,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全年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12%左右,预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将增长24%~25%。同时,指标显示,辽宁省200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的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标志着辽宁省的经济已进入历史上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2.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5年,由于全省经济高速增长拉动了内需,加之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全省城乡居民的收入继续大幅增加。在此基础上,全省的总体消费水平和消费增长速度也进一步提高。1~9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3.2%,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了11.7%,高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
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较大。据统计部门相关资料显示,1~9月份,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94.42元,同比增长13.61%。其中,就业的增加成为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同时,1~9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0.2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22%。
2005年全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继上年有较大增幅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增长。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9月全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为3533.5元,比上年同期的2863.1元增加670.4元,增长幅度达到23.4%。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得益于全面减免农业税等惠农政策和农产品产出的增加。在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同时,除了生产性支出外,1~9月我省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646元,同比增加420元,增长34.3%。
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支出的大幅度增加,不但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扩大了内需,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良性循环。
3.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增长率趋零
目前,辽宁省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类型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类型。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已降到0.9‰左右,趋于零增长。据2004年统计,全省总人口为4217万,到2005年末,预计将控制在4270万左右。全省的人口增长得到有效的控制,为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创造人口与资源的和谐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4.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2005年,尽管辽宁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但在全省各级政府的重视下,通过不断完善劳动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以及采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重点帮助就业困难群体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使全省劳动就业工作仍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05年10月底,实现实名制就业再就业116.4万人。同时,全省劳动力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已经发展到1622个,全省14个市的劳动力市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