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
2005年年初以来,在《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的鼓舞推动下,在辽宁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方针的有效促动下,辽宁民营经济的运行呈现协调、快速、良性增长的喜人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的加快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2006年,随着中央“非公经济36条”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及时出台及其实施效应,一些长期积累而难以消除的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矛盾和困惑将得以排解,民营经济面临的发展形势将总体趋于变好,但仍必须同时看到,来自某些方面的压力和挑战还会存在。因此,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体制和政策创新步伐,加快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营造更加理想的发展环境,以推动民营经济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一 2005年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005年年初以来,全省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开展培育百户重点骨干企业、百个产业集群、融资百亿元、百万企业上网、百户民营企业社保试点等活动,有效推动了全省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省民营企业数量已达158.2万个、从业人员达799.7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和12%。总览民营经济的发展运行过程,可以看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全面高速增长
2005年1~6月,全省民营经济累计实现增加值2050.9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营业收入7625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利润总额498.1亿元,同比增长29.7%;上缴税金153.3亿元,同比增长3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7.9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342.4亿元,同比增长32.9%。可见,上半年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增幅均超过了20%。截至第三季度末,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税金、出口交货值等指标继续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5%、32.8%、30.5%、43.8%、34.2%,增幅都在30%以上,超过了上半年。
2.民营工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
2005年年初以来,全省民营工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6月,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工业产值5305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730亿元,同比增长23.1%;实现工业增加值1222.5亿元,同比增长29.4%;实现工业利税同比增长25%。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群体由上年同期的4862户增加到6917户,同比增长42%。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59.3%,利润增长68.5%,上缴税金增长47.1%,均大幅度高于总体增长水平。
3.辽西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005年以来,全省各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各具特色。如:沈阳、大连民营经济延续上年健康发展势头,上交税金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进一步增加;营口市民营经济经过多年努力,已进入高产出、高回报、高贡献的全面增长阶段,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利润、税金同比增长均在25%以上;辽阳市民营企业上交税金大幅度增长,辽阳钢铁集团、辽阳华兴化学品有限公司实交税金同比增长都超过100%。最引人注意的是,民营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一直相对滞后的辽西北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民营经济增加值增幅达到3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全地区民营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4.4%上升到16%。其中,朝阳市民营经济发展步伐迈得比较大。1~9月,朝阳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幅高达58.46%,增幅居全省首位;实现利润总额增幅高达54.6%,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上交税金增幅高达73.47%,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4.民营企业出口呈现超常发展的态势
2005年以来,辽宁省民营企业出口实现超常发展。1~9月,全省民营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46.8亿元,同比增长34.2%,比上年全年19.7%的增长速度高出14.5个百分点。出口大市持续高速增长,出口小市超大幅度增长,是前三季度我省民营企业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占全省民营企业出口额近一半的大连市出口增长26.1%,占全省民营企业出口10%的鞍山市出口增长26.5%;阜新、朝阳、锦州、抚顺、铁岭等出口量较小的市出口增长则大幅攀升到40%~120%不等。
5.民营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初现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各地产业集群战略的大力实施,全省民营经济已由最初只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的小本经营向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性的产业集群发展,现已形成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