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1年中国教育舆情事件报告

    作者:叶伟祺 何筱媛 李慧君 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摘要:2011年教育舆情事件延续了2010年地域分布广泛、涉及教育领域众多、负面舆情事件占主导等特点,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如校车事故频发、教育方式及体制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等。具体特点表现如下:校园安全事件成为年度教育舆情重灾区,校园日常管理类、教育方式及体制类舆情事件大幅上升;舆情事件持续增多,公众关注度不断提升,并于第四季度达到峰值;北京成为教育舆情最高发地区,广东、陕西、湖北热点多发;高等教育热点事件频发,成为最受关注教育领域;舆情多由负面事件引发;教育部门积极推广改革政策值得肯定;新媒体首曝比例略高于传统媒体,微博异军突起。
    Abstract:The education public opinion events in 2011 continue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involving education,numerous events of negative public opinion being dominant in 2000.But there were a few new features,such as frequent school bus accidents,education mode and system issue paid by wide attention.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the campus safety events become important area of annual education public opinion,and daily management,education mode and system public opinion event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public opinion events continued to increase,the public attention constantly improved,and in the fourth quarter reached the peak.Beijing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education public opinion area,and Guangdong,Shaanxi,Hubei had many hot issues.Higher education issues occurred frequently and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educational area;negative events easily caused public opinion.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ctively promoting the reform policy was worth affirming;new media's first exposure ratio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media,and microblog exposure suddenly was enhanced.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1]2011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党和政府以及公众对于教育的关注度大幅提高,由此这一年也被翘首关注的人们称为“教改元年”。与此同时,教育舆情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通过分析2011年发生的168起影响较大的教育舆情事件,并将其与2010年影响较大的53起教育舆情事件进行比较,总结2011年教育舆情特点、舆情应对问题,并提出教育舆情应对的几点建议,以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一 2011年教育舆情总体特点

    2011年教育舆情事件延续了2010年地域分布广泛、涉及教育领域众多、负面舆情事件占主导等特点,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如校车事故频发、教育方式及体制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等。下文将从2011年全年共168起教育舆情事件的舆情的类型、时间分布、地域分布、所属教育领域分布、性质分布、首曝媒体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并将其与2010年影响较大的53起教育舆情事件进行比较,以分析2011年我国教育舆情整体特点。

    1.舆情类型:校园安全事件成为年度教育舆情重灾区,校园日常管理类、教育方式及体制类舆情事件大幅上升

    图5-1 2010年、2011年影响较大的教育舆情类型分布

    从舆情类型来看,2011年影响较大的168起教育舆情事件中,校园安全类事件成为年度关注度最高的教育舆情类型,整体占比29.2%,比2010年的49.1%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其次,校园日常管理类的教育舆情事件的热度也相对较高,整体占比22.6%,与2010年(占比9.4%)相比大幅提升。此外,教师言行类(占比13.1%)、方针政策类(占比10.7%)、教育方式及体制类(占比10.1%)舆情事件也引发了相当的关注,其中教师言行与方针政策类舆情事件与2010年相比基本持平,而教育方式及体制类舆情事件较2010年(占比1.9%)相比陡增。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类、教育部门管理类和学术造假类舆情事件整体数量相对较低,分别占比6.0%、4.2%和1.8%。

    图5-2 2010年、2011年“校园安全”影响较大的舆情事件类型分布

    2011年,在全部49起影响较大的校园安全类教育舆情事件中,由校车事故引发的舆情事件就有26起,占整体校车安全类舆情事件的53.1%,比2010年多了26.2个百分点。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车安全事故多发,频频成为媒体及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2011年11月16日发生的甘肃正宁校车事故更是将校车安全问题推到了舆论的制高点。相比2010年,由校园暴力事件引发的校园安全问题大幅下降,但仍以28.6%的比例成为校园安全问题的“第二杀手”。此外,由校园公共卫生问题、校园设施及道路安全问题、谣言所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分别占比10.2%、4.1%和4.1%。

    2.舆情时间分布:舆情事件持续增多,公众关注度不断提升,并于第四季度达到峰值

    图5-3 2010年、2011年教育舆情事件的季度分布

    自2010年教育改革之风兴起之后,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升,2011年教育舆情热度和影响力相较2010年有明显增强,影响较大的教育舆情事件数量也大幅上升。从舆情事件的季度分布来看,2011年影响较大的教育舆情事件,由第一季度的占比13.7%不断攀升至第二季度的17.3%、第三季度的29.8%,并于第四季度达到年度教育舆情时间关注的峰值(占比39.3%)。一系列校车事故(如甘肃正宁校车事故、江苏丰县校车事故和云南马车校车事故等)以及校园冷暴力事件(如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和脱裤门事件等)引发媒体和公众对教育问题的集体探讨和反思。

    3.地域分布:北京成为教育舆情最高发地区,广东、陕西、湖北热点多发

    图5-4 2011年教育舆情的地域分布

    2011年,影响较大的教育舆情事件涉及全国19个省、1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香港以及部分海外国家。选取的168起影响较大的教育舆情案例中,有15起波及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占比8.9%。单个区域分布中,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影响较大的教育舆情事件最多,占比16.7%,成为教育舆情最高发地区。其次是广东、陕西和湖北,分别占比10.7%、8.3%和7.1%。除上述地域外,上海、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均占比4%左右,河南、江西、内蒙古、海南、辽宁、四川等地也有少量教育舆情热点出现。整体来看,北、上、广以及部分中西部省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