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
2012年是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实现了高层领导的顺利交替平稳过渡;这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目标设定为7.5%,实际增长7.8%,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增长率八年来首次低于8%,中国经济工作重点正在由数量向质量,由追求增速向经济结构转型转变。然而,日益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迈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诸多问题、矛盾、冲突亦频频爆发。
钓鱼岛事件、南海风波等领土争端激起了国人空前的爱国主义热情,也引发中国社会对如何和平崛起问题的反思;北京特大暴雨猝不及防,酿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其间暴露的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应急管理缺位等问题,直指中国经济发展软肋;薄熙来、王立军、刘志军、李春城、雷政富、杨达才等一系列高官落马,中国反腐形势依然严峻;毒胶囊事件、白酒塑化剂风波、老酸奶明胶等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宁波由PX,四川什邡、江苏启东等由环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如何进一步协调经济发展与公共利益的关系问题仍待破解。
放眼国际,各种在全球影响巨大的舆情事件同样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伦敦奥运会凝聚全球几十亿民众目光,各国评价褒贬不一;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拖累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不振;多国举行总统选举,新一届领导人走马上任,国际格局面临再次洗牌;美国调整对外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加剧地区不稳定因素;胡拉镇大屠杀惨剧触目惊心,叙利亚局势持续恶化;朝鲜发射卫星,牵动各方神经;世界末日谣言不攻自破,弘扬科学精神任重道远。
舆情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依托自主研发的“中国公共事件数据库”,从22000余起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以社会舆情指数为标准,筛选了2003年到2012年热度排行在前5000的热点事件,重点就2012年的1593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并将其与2010年的607起、2011的919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进行比较,以期发现2012年社会舆情事件、传播及其舆情应对等特点,了解、掌握、评判当前中国社情民意、舆论生态及政府管理状况,为国家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借鉴、参考。
一 2012年社会舆情事件热度排行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丰富的社会舆情研究经验,借力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强势学科支撑,以第三方学术权威机构的中立视角提出了一套社会舆情指数,用以衡量某一公共事件舆情在网络中受关注的程度[1]。这套指数既吸取了目前网络舆情指数中实证、量化的研究特色,又在研究维度、计算方法上有所创新,经与前人相关研究进行比对,该指标具备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和信度,在研究社会舆情热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借助于这一指标体系,我们从2012年1593起热点事件中筛选了热度靠前的60起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事件,排行如表1-1所示。
表1-1 2012年影响较大的60起热点事件舆情热度排行
续表
对比2010~2012年各年度热度排名前60位的热点舆情事件,可以发现,2012年的平均热度(20.000)高于2010年(15.555)和2011年(15.908),舆情热点事件的热度水平逐年升高。同时,2012年热度的偏度系数(3.255)也高于2010年(2.234)和2011年(1.946),即2012年热点舆情事件的热度分布呈现出更明显的右偏,具体表现为热度异常高的舆情事件数量增多,最热门舆情事件的热度达到89.001,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的舆情事件。
再对比2010~2012年各年度热度排名前60位的舆情事件的网民关注峰值,可以发现,各年度舆情事件的网民关注峰值的中位数没有显著差异(中位数检验统计量为2.533,p值为0.282)。网民关注峰值的最大值在逐年增大,从2010年的312641(“青海玉树”事件)到2011年的630609(“日本地震”事件),实现了翻倍增长,2012年的王立军事件更是引发了高达2265026的网民关注峰值,远高于同年和前两年的其他舆情事件;此外,2012年获得极高网民关注峰值的舆情事件多于2010年和2011年(2010年7起、2011年7起、2012年11起)。网民关注峰值异常高的舆情事件数量增加,反映出网民对舆情事件的关注力度不断增强。
而对三年热度排名前60的舆情事件新闻关注度进行均值比较发现,由于大量异常值存在,导致三年的平均值变化明显,2011年新闻关注度低于2010年的水平,而2012年又出现明显上升,三年的均值依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