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东北亚地区能源发展状况

    作者:朴光姬 王芬芬 李妙华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摘要:中、日、韩三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发展历程也成为东北亚地区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能源需求日渐增加,因此,如何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成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日本和韩国油气资源匮乏,石油天然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提高能效和节能是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发展、能源绝对消费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日本和韩国,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仍处在上升阶段,而且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居高不下,因此,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效、减排降耗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日本、韩国近年来能源发展概况和能源发展战略。
    Abstract: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crucially important countries in Northeast Asia since their national energy development process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region's of Northeast Asia.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China has an 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Thus, how to guarantee the energy supply security has already been one of the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China. Besid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scarce in gas and oil resources. And as a result, the consumption of oil and gas are almost entirely dependent on imports. Therefore,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are surely important parts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Compared with the stabile absolute and ess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resulted from the basically comple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is still in the rising phas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oportion of coal consumption in the entire energy structure. Thus, optimizing energy structure,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ar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this paper separately introduced energy development and its strategies i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in recent years.

    一 中国能源发展概况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能源消费的总量虽不断上升,但消费结构并未发生很大改变。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绝对主体,其次是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仍未超过10%。水电、核电、风电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8%左右,且总体趋于缓慢增加。

    (一)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1.煤炭消费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12》(以下简称BP统计),2011年中国(以下若无说明,则仅指大陆地区)的煤炭消费量为18.4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49.4%。此外,2011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煤炭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0.2%和1.1%。因此,2011年全球的煤炭消费中,大中华地区[1]占了半壁江山,远超其他国家。2007年之后,在经济形势恶化的情况下,2008~2011年,中国的煤炭消费较前一年的增量依次为3.5%、9.6%、6.1%和9.7%。这一时期,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变化为1.7%、0.7%、5.5%和5.4%。中国煤炭消费量的增长率虽有波动,但是总量仍在持续增加,而且增长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以下简称《2012年鉴》)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工业部门的消费煤炭量占全国消费总量的94.8%;其次是生活消费,占总消费量的2.9%。从1990年开始的每5年的数据显示,工业部门消费的比重一直在增加,而生活消费的比重却不断下降。按照中间消费(用于加工转换)和终端消费划分,则2010年中国的煤炭主要是用于加工转换,中间消费占73%,终端消费占27%。这两类消费的比重也经历着工业和生活消费比重变化的趋势,即中间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大,终端消费的比重逐渐减小。

    由《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以下简称《2011能源年鉴》)可知,201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河南、江苏、辽宁、广东、浙江。[2]

    2.煤炭生产

    根据BP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无烟煤和烟煤的剩余可采储量为622亿吨,次烟煤和褐煤的剩余可采储量为523亿吨。中国煤炭总储量1145亿吨,占全球储量的13.3%,仅次于美国(27.6%)和俄罗斯(18.2%)。2011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5.2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9.5%,远超排名第二的美国(14.1%)。这就导致中国煤炭资源的储采比很低,仅为33,远低于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86),与世界平均水平(112)更是相差甚远。2008~2011年,中国煤炭的产量较前一年分别增长4.1%、6.1%、8.8%和8.8%。按照这一趋势,中国煤炭资源的储采比将继续保持低水平,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煤炭生产企业方面,依据2011年营业收入为指标选出的“2012中国煤炭企业100强”中,神华集团以2802.97亿元高居榜首,冀中能源集团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分别以2176.18亿元和1804.98亿元位居其后。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开滦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大同煤矿集团和阳泉煤业集团分列第4~10位。按照2011年煤炭产量排名产生的“煤炭产量50强”中,神华集团以4.07亿吨年产量位列第一。另有6家企业产量突破亿吨,分别为: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大同煤矿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3]

    3.煤炭贸易

    中国煤炭的主要进口来源国随着各国煤炭价格的波动而变化,但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蒙古是最近几年的主要供应国。而中国煤炭的出口则一直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根据《2011能源年鉴》,2010年中国煤炭进口量为16309.5万吨,出口量为1910.4万吨。近年来,煤炭进口保持增长趋势,出口则不断下降(参见图1)。从2009年起,中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图1 2006~2010年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

    我国目前仍然实行煤炭出口配额管理制度。煤炭出口配额的总量及分配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商务部共同确定。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2006年开始,中国对煤炭出口的关税政策逐步采取了从鼓励到限制的调整。由此,我国煤炭出口相应减少。由于配额是根据上一年实际出口量确定的,所以,在出口下降的同时,配额总量也在相应减少,预计未来中国煤炭的出口量还将继续减少。但煤炭出口企业与国外用户签订的是长期合同,因此,煤炭出口并不会马上出现较大跌幅。

    (二)石油行业发展概况

    1.石油消费

    BP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的石油消耗水平为975.8万桶/日,占全球每天消耗量的11.4%,仅次于美国的消耗水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