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科学家的社会公众形象:现状与变化

    作者:何光喜 赵延东 石长慧 薛姝 马缨 薛品 李强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摘要:本文利用2007年和2011年开展的两次“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公众形象调查”数据,分析了科学家在我国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科学家在我国公众中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社会公信力和职业吸引力。与此同时,公众心目中科学家形象的变化也表现出若干值得警惕的方面。最后文章就如何塑造更为合理的科学家公众形象提出了若干建议。
    Abstract:The public image of scientists matters in many aspects. By analyzing datasets drawn from two sampling surveys conducted in 2007 and 2011, the paper describes scientists' image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that is, how people Perceive and evaluate scientists in China. How the public image had changed between 2007 and 2011 was also explored.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scientists enjoy high social prestige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they are also endowed with social credibility and trustworthin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fessional attraction of being a scientist far exceeds other professions. However, admittedly, there are certain alarming issues with the people's perception of scientists' public image.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potential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image of scientists were discussed.

    公众对科学家群体[1]了解多少?科学家在普通人眼中是怎样的一群人?科学研究工作还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吗?这些问题都涉及科学家的社会公众形象问题。本文将根据两次以普通公众为对象的入户抽样调查数据,集中分析科学家群体在我国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问题。

    一 问题与数据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嵌入社会结构的社会建制,而不再只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事务:它不仅对外部社会产生影响,也受到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2]因此,科学共同体与外部社会的互动和沟通,不仅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学术议题,也是科技管理部门关注的重要政策议题。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公众形象问题——科学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非常重要:它不仅是科学共同体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效果的反映,也会直接影响科学共同体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效果,并进一步影响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以及相关职业的兴趣。[3]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科学共同体内外的声誉似乎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科研人员诸如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并为媒体广泛报道,甚至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4]科技界和政府管理者对部分科研人员研究水平低下、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的抱怨也时有耳闻。[5]在科学共同体外,科研人员在许多公共事件中表现失当或缺位,导致社会公信力下降,“专家”、“教授”等词甚至沦为互联网上具有负面含义的指称(“砖家”“叫兽”)。种种现象表明,科研人员在我国的社会公众形象似乎正在成为问题:以往淡泊名利、踏实刻苦的正面形象正被日益增多的负面形象所替代。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本文试图利用两次以公众为调查对象的入户抽样调查数据对此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科学家在我国社会公众心目中呈现出怎样的形象?(2)这种形象表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3)这种形象及其变化有着怎样的公众认知基础和大众媒介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进一步改善科学家社会公众形象的相关建议。

    学术界对“科学家的社会公众形象”缺乏系统性的定义和研究,相关研究分散在对科学家群体的刻板形象、媒体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公信力、职业声望及职业吸引力等多个方面。[6]本研究把“科学家的社会公众形象”定义为:社会公众根据自己的惯性认识与评价尺度,对科学家群体形成的印象、评价和态度。基于此,我们认为科学家的社会公众形象首先是一个社会心理现象,它是公众针对科学家群体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借鉴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态度心理构成的“认知—情感—意向”三要素理论,并纳入已有研究中对科学家公众形象的相关测量,我们建立了如下测量“科学家的社会公众形象”的指标体系:(1)认知指标,指公众对科学家群体所持有的知识、观点和评价。包括公众对科学家群体的了解程度,对科学家群体外在和内在特征的刻板印象,对科学家社会经济地位的判断,以及对我国科学家在科研能力、科研道德和科研精神等方面具体表现的评价等。(2)情感指标,指在认知的基础上,公众对科学家群体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如尊重、羡慕、喜欢、信任等。(3)意向指标,指公众对科学家群体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或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如支持、批评、参与等。此外,我们认为“科学家的社会公众形象”还是一个社会传播现象,它的形成基础是公众通过诸如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社会网络等信息传播媒介获得的关于科学家群体的认知知识。因此,除了测量公众形象本身外,本研究也把形成这种形象的信息传播媒介基础作为重要的调查内容。

    (二)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自两次“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公众形象调查”。这两次调查均由中国科协调宣部委托,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承担实施。第一次调查实施时间为2007年7月至8月,第二次为2011年10月至11月。两次调查采用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抽样设计和调查组织实施方案。[7]综合考虑预算约束、东中西部地域分布、人口规模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我们选取了北京、泉州、郑州、荆州和兰州5个地区实施调查。具体抽样方案为:城镇居民样本分别从每个地区的城市市区随机抽取产生,每地区600人;农村居民样本采用分阶段抽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