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
现代文化设计产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据联合国统计,2004年文化设计创意产业已经占世界GDP的11%。目前,全世界文化设计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320亿美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其中美国的速度最快,达14%;英国次之,达12%。韩国,现代设计创意产业10年前已经超过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六大支柱之一。
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战略为现代设计与文化设计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要求。近日《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将使文化设计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文化设计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正成为推动城市和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
西江经济带独特的地理与区位优势,使其在国家经济转型与层级经济格局构建战略中地位凸显。因此,作为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促进广西全面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发展西江黄金水道,打造西江经济带,以“文化发展带动经济繁荣”为中心,以“沿江城市群建设”为载体,通过文化规划、文化建设、文化研究及文化观念更新等转型发展的思路,来开拓广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具有深远意义。
西江经济带的文化发展,文化设计产业应当成为重要驱动力量。西江经济带文化设计产业的发展,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工业设计的融合是基本出发点。西江经济带文化设计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西江经济带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及文化地缘优势,以创新驱动为灵魂的现代设计为引擎,通过民族文化设计产业创新发展的强大促推作用,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打造西江经济带乃至广西的知名设计品牌,塑造提升和有效传播西江经济带及相关城市的综合实力与美好形象。
一 西江经济带民族文化设计产业发展现状与突出问题分析
西江经济带属多民族文化聚集区,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设计元素多样化,尤其是民族手工艺文化发展很快。
根据调研,在民族文化设计开放方面,西江经济带的民族文化设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作为艺术家或艺术团体的个人艺术创造,而进行的艺术设计实践,这主要集中于艺术家工作室或高等院校中;二是作为旅游产品、纪念品而进行生产发售,这主要是在流动摊贩或小成本作坊中生产;三是珠三角或东南眼的大型设计产业厂商进行的订单采购,其主要生产主体同样大多是手工生产作坊,生产布局分散,缺乏品牌效应。
就其发展定位而言,当前西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依托,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与手工艺文化的产业转化仍存在突出问题:一是设计千篇一律,成本很高,缺乏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二是本土乃至整个东盟地区设计意识和技术落后;三是西江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缺乏以区域发展为本位的统筹设计理念,该地区民族文化设计产业呈现割裂发展的趋势;四是该地区民族文化设计产业的发展,没有纳入珠三角和东南亚地区的多元需要尤其是高端需要,目前该地区发展动力和思路都较为单一;五是过于微观,多集中于具体产品,没有与中观地标设计和宏观城市形象品牌等进行有效系统整合与策划设计。
因此,西江经济带民族文化设计产业未来发展,必须针对历史与现状,利用已有设计与传统,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创意产业规律及设计艺术原理,进行新的战略思考与布局。调整产业布局结构,转换产业发展思路,以区域发展和区域互动为发展本位,建设西江经济带民族文化设计产业的战略格局,这是本区域民族文化设计产业发展的必然出路。
二 西江经济带民族文化设计产业创新发展的六大战略
(一)西江经济带设计形态层面的战略界定
1.宏观形态层面
西江经济带宏观形态层面应以城市特色文化挖掘、特色城市气质的表达营造为设计重点。
首先,西江流域的城市形态,独具天然气质与田园风格,与地方生态之间的共生性非常强,这种城市风貌天然地表达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城市发展理念,这是西江经济带得天独厚的城市形态设计资源优势。其次,西江经济带与珠三角及东盟地区一样,都是多民族聚集地区,民族风格凸显是城市形象与个性形成的重要方式,这是该地区个性鲜明的又一城市形态设计资源。
西江经济带宏观形态层面的设计理念,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