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我国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从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高科技园区是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科技创新集中的区域,因此也是提升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领头羊,是推动国家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泉。
自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了斯坦福研究园进而迅速发展成闻名于世的硅谷之后,建设高科技园区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的普遍做法。美国除了硅谷之外,还有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等;英国有剑桥科学园、苏格兰硅谷等;日本有筑波科学城、九州硅岛;法国、德国等也都建有多个著名的高科技园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也纷纷创建了一批科技园区,如印度、韩国、新加坡等。中国的科技园区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为代表,2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对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科技园区亟须借鉴世界典型高科技园区的成功发展经验,为提升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一个时期以来,以美国硅谷等地为代表的世界高科技园区在引领国家科技创新方面的显著作用受到普遍关注,但是对支撑其创新奇迹的区域创新网络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一个高科技园区能够不断创新并带动国家高速发展的深层次动因,也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提升自身在促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本文在分析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世界典型高科技园区区域创新网络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些高科技园区区域创新网络对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启示,以便对提升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参考借鉴。
一 区域创新网络:理论渊源和概念分析
网络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区域创新网络来源于社会资本对社会网络的分析,是网络概念在区域创新发展研究中的运用,区域创新网络对美国硅谷等世界典型高科技园区成功实现创新的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一)社会资本: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来源
区域创新网络是社会网络在创新领域的扩展应用。20世纪后期,社会学者在对资本进行重新认识的研究中,挖掘出了“社会网络”这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文化现象。1961年雅各布斯(Jacobs,Jane)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城市社区的人际网络就是城市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1]他提出这一定义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城市的人际网络进行社会改进。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则更多地将社会网络运用于经济活动的研究中。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Pierre)在1986年对资本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提出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2]四种资本形式,并认为后三种资本作为非物质资本可以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其中文化资本指艺术知识和教育,象征资本包括社会认可的声誉和权威,而社会资本就是由家庭、亲朋和相互熟悉的人所产生的社会联系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范式,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乃至历史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纷纷用社会资本概念来解释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社会资本理论的重要代表、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Putnam,Robert)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了意大利南北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认为社会资本是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他还对东亚地区的社会资本情况分析道:“对经济增长迅速的东亚地区的研究几乎也总是在强调那里密集的社会资本的重要性,以至于这些经济有时被认为代表了一种新形式的‘网络资本主义’。这些网络常常是以家族或者像海外华人这样的联系密切的种族社群为基础的,他们培养了信任,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且加速了信息的流动和创新。因此可以说,社会资本可以转化为金融资本。”[3]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