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
城镇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包含着农民经济活动由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活动的转变,生活方式由农村单一性向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转变,以及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各种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再社会,等等。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其物质和精神各方面影响的扩散,直接影响到乡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传承和村民心理模式的改变。从根本上说,其影响将促进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转变与提高。只有乡村人居环境的整体得到改善,才能建立新型现代化乡村体系,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范围内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城乡整体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以和谐发展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近些年,我国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差距急速扩大。自1998年以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近52%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和农村环境卫生投资差距平均为6~10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城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差距平均为35~59倍,生活垃圾处理差距为7~17倍,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差距基本符合东、中、西部逐渐扩大的趋势。此外,乡镇环保机构仅占环保机构总数的4%~15%。乡镇环境保护人员仅占1%~4%,其中东部、西部和中部乡镇环保机构与人员所占比例均依次减少。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对改善中国整体环境意义重大,而面对中国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差距,亟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环境战略。
一 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经过环保等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我国已逐步形成“多品种大规模的静脉园”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战略,有效地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治理问题。
但与城市生活相比较,乡村生活从居住密度、活动方式到生活资料与能源的获取,经济水平都不相同。在小城镇和乡村人们居住较为分散,人的活动较为分散,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水主要取自自然水源,使用的能源多样,物种的类别和数量多样,区域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对比农村环境污染与城市污染情况,从污染源上,农村水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禽畜饲养等,固废多为生活垃圾、秸秆和禽畜粪便等,农村不仅因生产生活产生大量污染,还要面对大量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在污染范围上,农村更多地受到面源污染的威胁;在处理成本上,由于小城镇和农村人口的分散性,小城镇和农村的污水和固废垃圾集中性差,收集困难,处理成本高;从治理模式上,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单一依靠政府投资和补贴难以维持。
因此,农村环境治理不可照搬城市模式,而须采用更有效的面源处理模式。
二 中国小城镇污水系统治理路径探索
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源于农村,是由传统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集市逐步演变而来的。即从农村临时择地进行多余农产品的交易开始,逐步转变成固定的商店、市场,并聚集一定规模的人口和多种行业,最终形成一个永久性的社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这种社区类型正在越来越背离其他乡村性的社会特征,而向城市过渡。由于小城镇首先是以农村经济交易中心的形式出现,它们对农村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村商业活动的发源地。同时,小城镇又在逐步体现出其向城市过渡的趋势,与城市之间有着较密切的交通和经济联系。因此,小城镇起到了将大中小城市与农村联系起来的中介和纽带作用。小城镇是大中城市和农村的中间区域,在促进城乡一体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小城镇污水的特点
(1)水量规模小,变化大。小城镇的人口规模、自来水的普及率和工农业发展的结构与水平,决定了小城镇的污水排放量大都在10000~50000立方米/日的规模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