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的开局之年。武汉市新闻出版业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继往开来,迅速发展。新闻出版业基本分类包括六种出版物类型: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产业链包括编辑出版、印刷、发行、流通、销售等。[1]武汉市新闻出版业总体来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扩展,出版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内容产业发展不断推进。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武汉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提高了武汉市文化软实力、扩大了武汉文化影响力,对于打造“文化五城”、建设文化强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新闻出版业的整体发展情况
目前武汉新闻出版业已基本形成了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网络出版等多门类、多业态的产业体系。截至2012年11月,全市新闻出版总产值达118亿元。总体规模居广州、深圳之后,列全国第三位。[2]武汉新闻出版业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了武汉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一)不断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针对武汉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特点,文化惠民工程活动继续开展,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读书之城”建设工程逐步展开
自2011年12月武汉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读书之城”后,其建设工作便有序进行。2012年4月,“读书之城”活动拉开帷幕。2012年5月11日,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制定了《市委宣传部关于武汉读书之城建设实施方案》,为“读书之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2012年全市建设的第一批25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已正式投入使用。全市设立了有统一标识的近200个图书漂流点位,目前已全部对市民开放。[3]全面启动“全民阅读进村塆”系列活动,增加了农民的知识,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012年武汉图书馆继续推选了100本优秀图书书目并评选出了2012年最喜爱的十本书。
2.农家书屋工程继续进行
农家书屋工程作为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自2008年全面展开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武汉市蔡甸区的农家书屋建设建立了以财政保障为重点的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主管理、村民共享”的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体系,创新了管理员筛选制度,通过几年的尝试,全区农家书屋的群众满意率达到97%。[4]农家书屋成功推出的“蔡甸模式”,是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为其他地区的农家书屋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福利。武汉现有2157个农家书屋,2012年以来,农家书屋工程财政投入保障力度明显加大,补充更新图书达到11.6万册,比2011年增加了50%。[5]
除此之外,报刊亭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兴建首批15个报刊亭,率先投入使用。报刊亭除销售报刊外,将逐步开展综合性便民文化服务。书报亭的建设工作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各区展开。
(二)不断深化改革,促进新闻出版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有效的改革将会推动新闻出版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武汉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称号。[6]为了新闻出版业能有更好发展,武汉市新闻出版局政务微博正式上线。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这将进一步改善新闻出版业的运营环境。
1.完成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单位改革
2012年,武汉市属第一批30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完成转企改制工作。武汉市于2012年6月下发了《武汉市属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到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第一批改革工作任务。武汉市45家非时政类报刊中有30家被列入第一批转改报刊名单。6月5日,转企改制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30家报刊已全部领取工商执照。经过改制,原来的30家报刊出版单位精简到13家,武汉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