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
一 全球气候变化减缓目标
1992年公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长期以来,科学研究一直想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浓度水平是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致力于给出一个阈值。但是由于气候系统以及产生影响的渐变性,提出一个气体浓度或者温度阈值难度很大,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致性结论。
2009年意大利G8峰会提出的2℃升温目标被写入《哥本哈根协议》,这样一个温度目标,主要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政治目标,而不是基于一个阈值研究。无论怎样,政策制定需要一个目标。世界上许多研究都针对450ppm、550ppm,以及更高浓度目标进行分析(IPCC,2007)。一般概念下,450ppm的浓度水平对应2℃升温水平。经过大量政治讨论之后,最终提出了2℃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温升控制在2℃之内只是一个全球平均目标,在此水平上一些非洲国家的升温有可能达到3.5℃,可以预期将给非洲大陆带来大面积灾害。哥本哈根会议上,非洲国家和小岛国呼吁全球温升目标控制在1.5℃,希望缓解气候变化对本地区的影响。尽管协议指出将在2015年前对1.5℃进行评估,但文本绝大部分内容还是突出了2℃目标,这也是许多非洲国家和小岛国拒绝接受《哥本哈根协议》的根本原因。基于2℃目标的协议不仅在国家间,也在支持不同温升指标的环境集团之间制造了鸿沟。
由于缺乏基于1.5℃目标进行的排放情景分析,目前对其研究支持也不多。文献中常见的目标是稳定大气中的CO2浓度,若研究的温室气体不只一种,可采取CO2当量浓度或辐射强迫的形式,根据不同气体的辐射特性权衡其浓度。另一种方法是以稳定全球平均温度为目标。辐射强度指标优于温度指标之处在于计算时无需考虑气候敏感度,缺点在于统一辐射强迫水平可能对应着较大范围的温度冲击,而温度指标则与气候变化影响更直接相关。
2010年的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和2011年的德班气候变化大会再次确认了全球2℃的气候变化控制目标,国际推动减排的合作已经在不断推进中,而且进度将越来越快。
但是未来如何实现全球2℃升温目标是目前各国研究机构需要答复的问题,也是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重点。近期全球几个研究项目已经着重利用模型分析实现全球2℃目标的排放途径。
二 实现全球2℃升温目标的排放情景
现有研究表明[1],2100年CO2当量浓度(辐射强迫)与CO2浓度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因为CO2是辐射强迫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为简化情景对比和评估,稳定情景(既包括多种温室气体的研究,也包括仅对CO2进行的研究)。
在进行未来气候变化减缓目标的设置时,一般采用控制未来的温度上升。IPCC报告中主要讨论到2100年的升温目标,目前大家所讨论的减排基本上是在IPCC报告给出的升温目标下确定的。
如果目前可以以2100年控制在2℃升温为目标,从2℃升温到辐射强迫,再到浓度,再到排放,每一步都会存在不确定性,这就会导致最终确定排放途径的范围比较大。不同的模型组在同样实现2100年2℃升温目标的情况下,给出的到2100年的排放途径会多种多样。要较大可能实现全球2℃升温目标,最好是在2015年之前达到CO2排放的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如果2020年或者2025年达到峰值,则实现2℃升温目标的可能性就会下降。目前欧盟提出的到2050年全球减排目标,实现2100年2℃升温目标的可能性仅有50%。在实现同样减排目标的情况下,欧洲研究人员和美国研究人员分别给出未来各自的排放途径,欧洲的研究结果是全球减排峰值较早,而美国的研究则是实现峰值较晚,但之后大规模下降,2050年之后低于欧洲研究的结果。
这些说明实现未来减排的途径可以有多个。如果要分析未来全球减排目标,也同样需要有一个全球减排情景。最近正在进行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已经分析评估了最近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全球的减排情景。和2007年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相比,现在的模型研究大量提出了实现2℃升温目标的排放情景,同时最为重要的是,从研究角度确认2℃升温目标是可行的。
三 实现全球2℃目标的关键因素
一旦说到实现全球升温目标,一些关键因素就需要考虑,主要包括全球排放峰值的大小、各个区域的排放途径,以及实现峰值的时间。这其中一个很政治化的问题是负担分配。
目前全球实现减排目标(如2℃升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