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
第一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作为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步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以后,我国进入了食品事件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劣质奶粉、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假鸡蛋、毒奶粉、毒大米、染色馒头等诸多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集中爆发,使得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面临空前挑战,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直逼民众的心理底线,也在不断影响政府监管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
一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投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体得以实现,十八大报告着重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民以食为天”,当前“填饱肚子”的低层次需求已经基本解决,食品数量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劣质奶粉、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曝光,人们越来越不敢开“口”;从田间地头到餐桌,能够让人们放心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少,普通民众陷入了“买得起”“吃得起”但“吃不得”的困境。那么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到底如何呢?对此,我们可以从政府官方数据、媒体报道和学术文献等多方面进行解读。
针对食品安全危机引起的大众恐慌情绪,2007年国务院专门发布了《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认为在食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食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安全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在食品质量方面:一是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稳定,并呈上升态势,2006年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77.9%,2007年上半年食品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了85.1%;二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呈共同提高的格局,2007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2%,其中有14个省达到90%以上;三是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达到较高水平,经过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专项整顿,中国28大类525种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日常大量消费的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提高显著,在我国消费量最大的前10类食品中,2007年上半年除水产制品抽样合格率为85%外,其余9类食品专项抽查合格率均在90%以上,肉制品抽样合格率达到97.6%[1]。
然而,在信息网络充分发达的现代社会,大众有更多的信息来源可进行选择和参考,加上大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报纸、电台、网络等传统的和新兴的信息传播媒介似乎比政府公告更易在大众中引起共鸣。民间人士吴恒等人通过网络搜集了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的新闻报道,发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造假、过期、滥用添加剂、混有异物、包装材料不合格、无证经营、产品不合格、检疫不合格、卫生不达标等方方面面,几乎在每年的每个月份都有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出来;鉴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流通性,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涉及我国各个地区,其中广州、北京、浙江、上海、湖北、重庆、四川、山东等地食品安全问题曝光率居前。利用类似的方法,我们通过检索新闻同样发现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从涉及消费层次看,既有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也有工薪阶层以上人群;从涉及消费场所看,既有街边小摊,也有政府食堂和高档饭店;从影响人口特征看,几乎危害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从涉事产品层次看,既有普通大宗商品,也有所谓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方特产”等中高档产品;从涉事产品来源看,既有国产商品,也有进口商品;从产品价值环节看,几乎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消费的各个环节;从肇事主体看,既有小作坊,也有大企业;既有个体小商店,也有连锁大超市;从涉及产品类别看,主食、蔬菜、肉类、饮料、水果、佐辅料、小吃、营养品、糕点等各食品种类几乎“全军覆没”。
图1 各年“食品安全”类学术检索文献数
除了新闻报道等相对大众化的知识和信息来源,相对专业的学术研究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近年来也在急剧上升(见图1)。利用“食品安全”为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