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
从2003年起,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及以其为主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与中国经营报社共同开始进行企业竞争力监测项目,目前,已经对中国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连续11年的监测。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监测,发现中国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同企业竞争力相关的重要现象和问题,发布了企业竞争力项目的研究成果,从而能更好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2013年是第11次发表研究报告。本年度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以2013年企业竞争力监测结果为背景,专注于“稳增长、调结构”对企业竞争力影响。
企业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企业竞争力表现的测评与企业竞争力源泉的探求。当然,这两个方面也不是完全独立,在监测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从而促进我们进一步研究企业竞争力来源及其变化趋势;对企业竞争力来源进行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对竞争力的概念及表现形成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推进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进展和形成更科学的监测方法。
一 竞争力的概念、源泉与表现
在我们的研究中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条件。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长期决定因素。当然,企业经营的成败也不是唯一地由其竞争力所决定,例如,市场条件(特别是市场的非经济性垄断和封闭)和机遇、外部环境的偶然性变动、企业决策的不确定性后果等也会对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从科学的意义上说,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命运的所有因果关系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因素。
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竞争力可以不同的假设条件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那么,在理论上如何解释为什么一些企业能够长期地比另一些企业拥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呢?经典的主流经济学所进行的研究和分析是以假定“企业同质”为基本逻辑前提的,即假定企业都是具有经济人理性的、精于计算的,并按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决策和行动。但竞争力研究的目的是要解释“企业异质”,即为什么有些企业竞争力强,有些企业竞争力弱;或者,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具有长久的竞争力,什么样的企业一定不会有竞争力。在经济学领域内,竞争力的实质就是经济效率或者生产率的差异,对竞争力的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成本——价格和差异化现象。如果引入不确定性则可以延伸到对“企业家”的创新和承担风险能力的研究。如果将竞争力研究深入到企业内部,进入管理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的领域,则形成了经济学同管理学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而当深入到对竞争力的一些原生性因素的研究,即探讨企业“核心能力”时,则是将经典经济学所不涉及的因素——理念、价值观、文化等非理性因素引入了竞争力研究的领域。
企业竞争力监测则是试图以数量化的方法,对企业竞争力的总体及分类状况进行全景式的观察和分析。考虑到数据的来源和质量,起先我们的监测以国内上市公司为起点和基础,希望通过对上市公司竞争力的监测分析,获得对中国企业竞争力管中窥豹的影像。进而将分析研究的视野逐步扩大到更广的范围。
用数字说话,即用数字来反映企业竞争力状况,是人们对竞争力分析和评价的一个普遍的期望,因为人们相信:数字胜于强辩,没有数字就没有说服力。从连续四年的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成果可以看到,对企业竞争力状况进行持续的量化观察,从数字分析入手,进行全景式研究,进而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的倾向性现象和问题,引导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竞争力研究路线。但企业竞争力监测的目的不仅是监测出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分析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原因。因而我们不仅利用显示性指标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监测,还希望能探求不同企业竞争力差距存在的原因,从而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在对企业竞争力进行监测的十一年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竞争力的数据与资料,也不断完善了我们监测方法。
二 竞争力监测的理论与方法
1.竞争力监测基本逻辑
企业竞争力测评或监测的基本逻辑是:首先要尽可能地用比较综合性的测评指标,特别是具有显示性的指标,把企业在市场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