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释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加上户籍制度和城市一系列福利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2011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农民工的监测调查显示,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民工数量为15863万人。如果将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并且年龄在16~30岁之间的农村劳动力,定义为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占到全部外出农民工的60%左右,成为外出农民工最大的群体。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一词,显示了党中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高度关注。而新生代农民工之所以引起这种关注,确实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具有一些显著不同的特征。
已有一些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培训、工作时间和收入等状况,进行了分析。例如,高颖(2008)发现,与30岁以上农民工相比,16~30岁农民工的学历和技术水平更高,平均工作时间更短,收入水平更高,务工渠道更加广泛,流动性也更强,参加过单位培训的比例更高。而另有研究则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外出从业的劳动强度较大,收入水平相比上一代农民工较低,寄回带回家的钱相对更少(“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课题组,2011)。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水平、工作、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上一代农民工存在显著差别,可以预期,其消费水平和消费模式,也会与上一代农民工存在较大不同。蔡昉(2011)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全新的人口特征,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更高,有更高比例的人为独生子女,有更大比重的人在城镇长大和接受教育。这些特殊的人口特征,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都不同于传统农民工。近年来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提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农民工消费的后顾之忧。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中最大的群体。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状况,将对整个农民工群体的消费状况,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认识农民工的这种代际变化,对于理解劳动力市场新特征十分有益。
然而,系统地考察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状况的文献迄今仍不多见。“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课题组(2011)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进行过简单描述,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外的平均消费倾向会更高一些,但是,此项研究并未对影响农民工消费的因素进行考察。本章将要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于2010年在六个城市(上海、武汉、沈阳、福州、西安和广州)所做的劳动力调查数据,比较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与上一代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分析其差异背后的成因,并讨论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水平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使用这项数据主要有两点优势:第一,数据较新,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2010年恰好处于16~30岁之间,借助这项数据,能够适时而完整地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状况。第二,对于本研究的目的而言,该项调查数据的最大优势是,数据中包含详尽的有关农民工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和消费状况的信息。尤其是本研究着重关注的消费状况,在调查数据中非常翔实。农民工家庭的各项生活消费信息,在调查中都进行了详细询问。这些信息是大多数调查所不具备的。
具有一定的收入来源,是进行消费活动的基础,因此,分析农民工的消费必然涉及其收入。此外,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障状况对一个家庭的消费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章首先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状况进行分析,然后考察其消费状况。本章以下部分是这样组织的:第二部分对使用的数据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状况,比较其与上一代农民工的差异;第四部分比较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的消费水平,考察其差异背后的成因;第五部分给出本章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 数据介绍
2009年底到2010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在上海、武汉、沈阳、福州、西安和广州六个城市,进行了劳动力调查(以下简称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在每个城市,调查根据分阶段随机抽样原则,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