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
一 引言
对比中共十八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对人口问题的表述,可以看出,前后对同一个问题的态度有明显变化,十八大报告不再提“稳定低生育水平”,相反,强调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经济数据时,提到15~59岁之间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出现第一次下降。传统上对劳动年龄人口的定义一般是15~64岁,统计局特地强调15~59岁人口的下降,似乎是要凸显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
过去十几年,年轻的非劳动力年龄人口(少儿)数量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持续上升,同时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从农村的闲置或半闲置变为在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1980年代初开始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劳动力变得比过去短缺,工资上升加快。
本章把人口结构变动放在宏观经济分析框架里,系统性地分析其对经济不同层面的影响。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更重要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消费和投资行为不一样,总人口中不同的年龄段人口占比不均衡的话,必然对总体消费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在讨论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时,有一个可能的倾向,认为人口的变动是缓慢、渐进的,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小。本章试图说明有些影响不是线性、均匀分布的,而是通过资产价格、货币信用渠道产生影响的,波动性大。我们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人口结构如何影响经济增长、通胀、资产价格、货币信用周期等宏观经济现象,然后参照人口红利走在我们前面的国家的经历,总结对我们可能的启示。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口不均衡发展的影响,不是劳动力减少,降低经济增长那么简单,冲击的形式也不是人口结构变动缓慢所暗示的那么遥远和渐进。
二 我国人口结构的主要特征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揭示了我国人口变化的主要趋势:①过去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比20世纪90年代明显放缓;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但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少儿人口比重降低,老龄化趋势初显;③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人口素质提高;④城镇化进程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⑤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增加,内陆欠发达地区比重下降。
上述第一项讲的是人口总数增长放缓,按照现在的生育率估算,人口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从过去十年的年均增长0.53% 降到未来十年的0.28%,人口总数到2025年前后达到顶点,然后开始下降(图12-1)。人口总数在顶点的水平预计是14亿左右。
图12-1 预计中国人口将在2025年左右见顶
上述第二到第四项讲的是在给定人口总量的情况下,人口结构的变动。从年龄结构看,人口的平均年龄显著增加,1990年人口最多的年龄组别是15~24岁,占总人口的22%,到了2010年,人数最多的组别是35~4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图12-2)。
图12-2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
199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6%,2010年升至8%,预计到2030年上升至17%(图12-3)。也就是说,过去20年老龄人口占比只是缓慢上升,未来20年将大幅加快,明显超过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另一方面,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上升,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1996年的2%上升到2010年的近9%(图12-4)。
图12-3 未来我国老龄化更严重
图12-4 人口素质快速上升
从对经济的影响看,过去20年我国人口结构变化遵循两条主线:一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即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增加,抚养比下降。如果把年龄在25~64岁之间的人口定义为生产者,年龄在25岁以下、64岁以上的人口定义为消费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生产者超过消费者,2010年生产者/消费者比例为128%,整个社会生产的人数显著超过消费的人数,负担轻,人口红利非常明显。[1]
另一个趋势是城乡转移:在农村就业不充分的青壮年劳动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转移到城镇工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过去2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平均每年1.3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盛来运(2008)估算1995年农民工人数仅3000万。而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农民工数量达2.6亿。两组数据,揭示出过去城乡人口的大规模转移。
其他一些国家在不同时期也出现过人口红利和城镇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