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
社会阶层通常指社会成员可以按经济、权力、文化等标准,分为高低有别、相互联系、动态变化的多个社会集团,同一阶层成员的态度、行为等有相似性。社会阶层结构的国内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包括陆学艺的十个阶层理论,李强的倒丁字形社会结构理论,孙立平的社会断裂理论,李强、沈原、孙立平的四个利益集团理论等[1]。这些理论基本是在整体性社会安排的背景下,按资源的占有和缺失程度,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同时试图解释分层的机制。本文沿用此分析思路,采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等数据资料[2],分析北京市社会阶层结构。
研究发现,北京与全国状况相同的是,传统社会结构逐渐消解,新的阶层群体不断出现,不同阶层资源获取能力存在差异,阶层分化显现。北京与全国状况不同的是,新的阶层群体规模更大、结构更复杂、组织化程度更高,社会阶层结构有明显的“橄榄形”特征。这种社会阶层结构的根本推动力来源于市场化和现代化转型,同时特殊的构成要素、动力机制和社会载体使北京社会阶层呈现出特殊的结构特征。在当前阶段下,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以缓解阶层结构中的紧张程度,实现阶层结构的优化。
一 北京市人口的基本状况
(一)人口总量大、增长快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北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常住人口增加604.3万人,增幅44.5%,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均增长率3.8%,大大快于20世纪90年代年均增量26.6万人、年均增长2.2%的速度,提前10年突破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
(二)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10年提高到2010年的11.5年。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教育程度的由1.68万人上升为3.15万人,拥有高中程度的由2.32万人下降为2.12万人,拥有初中程度的由3.44万人下降为3.14万人,拥有小学程度的由1.7万人下降为1万人。全市文盲人口为33.3万人,文盲率为1.7%,与2000年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4.5万人,文盲率下降2.6个百分点。
(三)城镇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8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0%;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8.5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远高于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
(四)79.5%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
从北京市的功能区看,城市功能拓展区常住人口最多,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8.7%;其次是城市发展新区,占30.8%;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较少,所占比重分别为11%和9.5%。从区县看,朝阳区常住人口最多,为354.5万人,其次是海淀区和丰台区,分别为328.1万人和211.2万人。这三个区集中了全市45.6%的常住人口。此外,昌平区、大兴区、西城区和通州区的常住人口总量也都突破百万。
(五)外来人口数量激增,结构明显改善
2010年常住外省市来京人口为704.5万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增加447.7万人,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即每3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外来人口。由于10年来增加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74.1%,因此,常住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是北京10年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外来人口结构总体上得到明显改善,包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职业结构的改善、行业结构的提升等。
二 阶层结构的特征与分析
(一)“橄榄形”阶层结构正在形成
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比例分布形成不同的结构特征。西方发达国家中间阶层大,是“橄榄形”结构特征;大多数不发达国家呈现“金字塔”结构,底层群体大,向上逐渐收紧。从全国来看,有学者认为呈现出“倒丁字形”社会结构[3],有的学者认为是“断裂”的形态[4],有的学者则认为还是“金字塔”的特征。2010年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见表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占从业人员的3.0%,专业技术人员占20.4%,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15.5%,商业、服务业人员占33.9%,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21.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5.8%。其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办事人员等中间阶层占到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