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
一 随着社会体制转型基本完成,多元社会矛盾将在较长期间存在
(一)后社会体制转型时期的多元社会矛盾及其持续性
社会矛盾的发生直接受到当前社会体制的影响。
所谓社会转型期,是指改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区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改革。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正式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今后的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文件表明,目前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性转型已经基本完成。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任务是渐进性完善,不会出现新的转型。
北京市西城区同全国一样,已经基本走过了社会体制的转型期,进入了“后社会体制转型期”。转型后体制具有相对稳定性,社会矛盾也就相应具有一定的长期性。
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下,社会矛盾的表现形态和产生原因有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是国家宏观控制下的多元性社会体制,存在多元性行动主体和相互关系。这些多元性社会矛盾会在未来长期存在。
(二)市场体制下多元社会矛盾的生成与频发具有普遍性
1.市场体制下社会矛盾的多元主体性
后社会体制转型期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制中存在众多的、相对独立的行动主体。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西城区有法人单位31395个,产业活动单位8246个,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92979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市场主体。
市场是一种具有相当活力和张力的经济体制,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社会矛盾是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市场主体都带有“利益属性”,每个市场主体追求自己的利益,在交换中从对方那里获取较多的资源,而尽量少地付出成本和代价,因此彼此必然会互相碰撞,出现矛盾。
2.市场体制下矛盾的多元致因性
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具有短期性和流动性,这使得社会矛盾较少得到自我抑制,人们尽可能地争取眼前利益,该得到的一定要得到,以致矛盾多发。
3.市场体制下矛盾的强弱不平衡性
市场主体之间在资源和机会方面存在很强的“不对称性”。例如,企业强迫员工加班,强行解除劳动合同等。能够垄断信息者倾向于采取欺骗或欺诈方式,例如生产、销售伪劣假冒产品。资源和机会的“不对称性”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交易的不公平,侵害其他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因此争议和矛盾是多发的。
西城区民丰园社区的一份《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中说:“经改革开放,社会变迁,很多人因失业、下岗等原因,成为生活中的弱者,但却怀有逆反心理。现在社会上这样的人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我社区就有200多人。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对任何事、任何人都有抵触情绪。”[1]
4.市场体制下矛盾的风险促发性
市场体制带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较高的风险。在“未来恐惧”和“预期性焦虑”下,人们会急迫地积攒物质财富,不顾左邻右舍,甚至出现争夺。行为短期化了,更看重物质、更看重眼前利益了。[2]
5.市场体制下矛盾的生活渗透性
“市场意识”撕开了传统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一切关系染上了市场色彩。据西城区人民调解员协会的王孟明会长介绍,到联合接待室的当事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亲戚之间、邻里之间的纠纷。这其中有继承问题、婚姻问题、抚养问题等,而处于第一位的是围绕价值陡然升高的房产问题。“所有的人,都很浮躁。”
(三)西城区社会矛盾的高产业层级特征
西城区的产业结构具有与北京市其他区县、其他城市区县不同的特征,这决定了其市场体制性下社会矛盾的相对特殊性。表1是作为老城区的西城区与作为新发展区的朝阳区的产业结构(人员)对比。
1.西城区较少发生农村型和工业型社会矛盾
西城区的第一产业近乎为零,没有农村和农民,因此不存在其他地区常见的土地征用、农民失地等社会矛盾。
制造业比较容易发生较大规模的劳动关系冲突。但西城区的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很小,发生较大规模劳资纠纷的可能性很低,即使发生,也出现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公司机关和服务业,具有与制造业不同的特点。
2.西城区容易发生商品交易型社会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