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
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客车产业是发展最好的领域,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领域,并且在国际上有着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与其成就相反的是,中国客车产业起点很低,远不如轿车和卡车那样得到诸多的国家扶持,但客车产业却成为整体汽车产业中最具竞争力、企业最具活力及创新能力的领域。因此,国内客车产业的管理经验以及客车企业的发展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在2013年总结国内客车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新一届政府的新经济政策,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新一届政府要深化改革,势必将摒弃更多的行政审批和管理,减少垄断,让市场更加充分地竞争,让企业更加自由地发展。这样的措施能不能见效?国内客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管理经验,也许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一 中国客车具备全球竞争力
谈到客车行业,特别是大中型客车行业,很多人也许并不清楚。或许,对其竞争力的描述,可以先从一个易于理解的事情开始。
(一)奥运让中国客车大放异彩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轿车成为国人心中的“痛”,而同为汽车领域的客车则为国人争了光。
在北京奥运会中,官方用车是大众汽车系列(包括奥迪),也就是所有官方用于迎来送往的轿车都是德国品牌,不过是中国制造而已;马路上来回穿梭的出租车,一眼望去,满城尽是伊兰特——韩国品牌;再看看老百姓的私人轿车,也基本上都是国外品牌(北京街头国产品牌轿车很少)。可以说,北京奥运会很给中国人争光,但轿车却让中国人很没面子。
令人安慰的是,在汽车产业中,大中型客车算是给中国人长了脸。北京市行驶的各种公交车,全部都是中国的自主品牌;用于接送官员、裁判、运动员的大中型客车,也都是中国品牌;在北京街头,无论是团体客车,还是旅游大巴,也都是中国品牌。这些中国客车外形靓丽,乘坐舒适。不但如此,在奥运村运行的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纯电动客车、燃料电池客车以及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客车,也极佳地诠释了“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的北京奥运精神。
其实,不但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客车为中国人争了气,就是在国外,中国客车同样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比如,多哈亚运会,官方采购了苏州金龙制造的海格牌客车;伦敦奥运会,英国采购了安凯的观光公交车;在古巴大街上,几乎所有的客车都来自中国宇通,就连古巴领导人见了汤玉祥(宇通集团董事长)都直夸宇通车好;在科威特、伊朗、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俄罗斯、新加坡和巴西等国家,以往都是发达国家客车品牌的天下,但现在大部分市场已被中国客车取而代之;特别是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和比利时这样的发达国家,也都有了中国客车的身影。
(二)中国客车具有强国禀赋
中国客车的产销量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份额已占世界客车市场份额的49%。也就是说,全球购买的客车,几乎有一半是中国制造的;中国客车出口数量全球第一。
中国客车企业产销规模在世界客车业中名列前茅,截至目前,世界客车销量前10位的企业,中国有4家以上;世界级客车生产基地,中国有4家;万辆销售规模的企业,中国有6家。
另外,在中国前10家客车企业中,无一家是合资企业,且每家的产品全部为国产自主品牌。这10家的自主品牌客车不仅在中国市场驰骋天下,而且集中度越来越高。在2012年,前5家自主品牌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已占到大中型客车市场的57.51%。
同是汽车行业的轿车市场中,主流企业基本都是中外合资公司,国外品牌在国内轿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自主品牌仅在中低端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这一点,在北京奥运会中已得到体现。2012年,我国轿车企业销量前十强是: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长安福特马自达、吉利汽车、神龙汽车、奇瑞汽车和一汽丰田。其中8个都是50%对50%的合资企业,只有两个是自主品牌的国内企业,并且还是倒数第二和第四位。如果要看中高端轿车,则全部都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产品。
再来看汽车行业中的另一大市场领域——卡车市场领域。尽管基本都是中国品牌一统天下,但重中型卡车销量前7家中,有4家有外资背景,福田戴姆勒外资占比50%,东风商用车外资占比45%,上汽依维柯红岩外资占比33.5%(按投资公司占比折算),中国重汽的外资占比为25%+1股。
为何国内客车强于整体汽车行业水平呢?因为,中国客车行业具有完善的配套体系、较低的人力成本与较大的规模优势,而工艺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因此,客车性价比相比欧美和日本等其他主要出口国具有明显优势。这些优势造就了中国客车行业出口具有整体性的综合竞争力,并且具有集中覆盖国际重点市场的能力。2005年后,中国客车开始大规模出口,2006年,宇通客车拿到了国内汽车行业首张出口免检证书,紧接着,厦门金龙同样拿到了出口免检证书。2005~2012年中国客车出口复合增速约为36%。2012年,中国客车企业出口客车54450辆,其中大中型客车约1.9万辆,占客车市场总体销售量的34.89%。
此外,中国客车的市场响应能力和满足订单能力,位居全球第一;中国主流客车企业的生产效率(日生产能力)全球第一,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