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
第一部分:宇通岁月——从小到大到强
前言
20年间,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宇通或宇通客车)从1993年的年销量708辆增长到2012年的51688辆,增长了72倍。不但如此,宇通还是客车行业里生产效率最高(2012年日产客车285辆),出口销量最高(2012年达5055辆),企业效益最好(2012年公司净利率7.84%),品牌价值最大(142.19亿元)的企业。同时,在近10年间,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销售业绩,宇通都始终保持行业第一,并与跟随者的差距越拉越大。
宇通的发展,如果要用一条主线贯穿起来,那就是宇通始终都在寻求一种最佳方式,整合内部的和外部的可得资源,以最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一句话形容,那就是:寻找其资源约束范围内可提供价值的最大值。
任何企业都在做这个事情,宇通之所以有如此好的效益和效率,也正是来自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把资源约束的范围变得更大,另一方面就是把这个极值求得很大。
回顾总结宇通如何寻找资源,配置资源,这对于国内其他客车企业,甚至国内其他非客车行业企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宇通诞生:在经济转型中争得配置资源的自由(1963~1993年)
研究宇通如何配置资源,就要从1993年说起。因为在此之前,宇通还是国有体制,没有形成市场机制,也没有经营自主权,更谈不上自己运用资源。
郑州客车厂的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河南省交通厅郑州客车修配厂”,1968年更名为“郑州客车修配厂”,1985年更名为“郑州客车厂”。
在这一阶段,国营企业的体制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同计划经济时代大多数的国营中小企业一样,郑州客车厂在数十年的发展中,一直缺乏活力,规模小、技术能力薄弱,产品销售局限在河南省及其周边范围,大部分销售仍由交通系统“包办”,产销量在全国排名第20位左右。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当时的郑州客车厂开始面临一场“危机”。首先,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后来全部取消,企业必须要自谋销路;其次,来自国家的各种支持也开始“断奶”。
因为之前的销售主要靠指令计划,研发出来的一款产品能卖上十年、二十年,企业缺少开发新产品的动力。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失去了采购指标的老产品根本无立足之地。一时间,郑州客车厂产品滞销,资金紧张,工人思想混乱。
危机也是机遇,压力也是动力。时任试制车间主任的汤玉祥,带领车间一班人马以前瞻性的思维开发出行业内第一款卧铺客车,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延伸了运输的概念,闯出了一条以改革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成为当时全国客车业的一个亮点。1993年,郑州客车厂在改革的阵痛中顽强拼杀,抓住国家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的机遇,改制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把企业发展和兴衰与员工利益紧密挂钩。也就是在这一年,汤玉祥出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郑州客车厂厂长,实际上是对宇通公司赖以生存的最大主业——大客车生产经营负全部责任。正是在这种新旧经济体制的更迭间,汤玉祥的名字和宇通公司的发展连在了一起。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250万元。在客车行业内,宇通率先完成了从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过渡。
业内很多人习惯把1993年看成是宇通的分界岭,主要在这一年里,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从这一年开始,汤玉祥开始执掌宇通。而且,得益于股份制改造,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宇通虽然失去了来自政府的订单,但却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自此开启了宇通自主配置资源,满足市场需求的发展道路。
点评:“适者生存”,大自然的这一法则,无论何时何地都适用。早年比宇通强很多的不少客车厂家,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纷纷倒下。但宇通顺应了时代潮流,从体制上进行了根本改变,用一种新的体制来应对一个新的时代,自此开启了快速发展之路。
二 奋力追赶:把自身资源运用到极致(1993~1996年)
在1993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初,宇通仍是一家在行业中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在“弱肉强食”的市场经济中,宇通要想存活下来,自身就必须强大起来,要奋起直追业内强者。
彼时,地处经济特区的厦门金龙,早在1988年就已完成股份制改造,以其各类豪华公路客车产品迅速占领国内高端公路客车市场。宇通要想快速进入公路客车市场,以当时的技术是无法与厦门金龙相抗衡的,只能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