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山东胶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
    ——山东胶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

    作者:相克波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当前一系列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区别于传统农业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一种新机制,是调整农村收益分配,实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近几年来,胶州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本文从胶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胶州市农业产业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期对胶州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 胶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来,胶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严格落实惠农政策,2012年累计发放涉农补贴4亿多元,农民政策性收入不断增加。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在建成“四个15万亩”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8.34万亩,农机化水平提高到85%,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19家。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理大沽河、洋河等骨干河道37.6公里,完成35座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新建扩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2处,农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新造林11.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8.26%。东营一级渔港码头一期完工。“胶州大白菜”作为青岛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创成中国驰名商标;“里岔黑猪”等11个品牌通过省和国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近年来胶州市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市”。

    胶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发展农业园区,培育优势产业

    胶州市人多地少,水资源比较缺乏,发展常规农业缺少出路。但是胶州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农民商品意识浓厚,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较多。针对上述优势,市委、市政府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从2000年开始就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通过抓园区、建基地、促出口,抓龙头、建企业、促创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坚持“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利益直挂、企业化运作”的发展措施,采取市办重点园、乡镇办园、依托大企业办园、引进外资办园、民营企业办园等多种形式,按照突出“规模、特色、效益”的原则,重点培植了5000亩以上高效经济作物连片种植,3000亩以上林(果)业连片开发,100亩以上冬暖式大棚连片种植,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200头奶牛养殖、万头生猪养殖等有特色优势的规模化支柱产业,提升园区水平;重点培育了以1万头奶牛、30万只肉羊、60万头生猪为重点的畜牧养殖区,以3万亩花卉苗木、60万亩蔬菜、10万亩果品为重点的高效农业区,以20万吨海产品、40万吨蔬菜、20万吨辣椒、20万吨花生加工出口为主的创汇农业区,逐步形成了“三区一带”农业发展格局。高质量、高标准地抓好13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13万亩优质高效蔬菜种植示范区和青岛永存苗木公司、杜村(韩国)花卉园、李哥庄大沽河农科园、青岛胶东钙果生产基地、里岔农业园五大农业种植园区建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提高胶州市粮食、蔬菜、花卉、瓜果等的生产能力。

    (二)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的作用,发展订单农业

    针对前几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遍地开花、行政命令过多、“官办”协会大多流于形式的教训,胶州市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引进、以点带面、逐步普及”的原则,对现有农协进行整合,对原先基础较好的加强扶持和引导,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发挥协会的示范带动作用,保证创办一个协会、带动一批产业,形成辐射效应。目前胶州市依靠科技能人、村两委、营销大户、种养大户和科技项目办协会等形式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技协)121个,如胶州市大白菜研究所、胶州市诚信蔬菜研究所、洋河镇奶农合作协会、胶西镇蔬菜协会和张应镇臧家庄蔬菜协会等,直接带动农民致富,切实增强了农民增收的实力。

    同时,一方面依托全市种植、养殖等特色农业,采取“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专业市场+经纪人+农户”等模式,发展了500多个农村经纪人,带动臧家庄蔬菜基地、和睦屯西瓜基地、北梁蜜桃基地等40多个特色农业基地和30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胶西镇苑戈庄村的宋增太就是发展的500个“农村小能人”之一,每年在土豆收获季节,在他的帮助下,村里1万多亩土豆吸引了江苏、上海等全国10多个省区市的客户,每天销售量1000多吨,交易额100多万元。

    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和农民的合同法律意识宣传和培训,先后组织4期企业法定代表人培训、农村经纪人免费培训,提高农民和涉农企业双方的合同法律意识。筹集资金6万余元,印制15万册《红盾护农手册》,免费发放给农民。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