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作者:汪同三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得很大成绩,不仅保持了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使年度之间经济增速波动的幅度明显收窄,而且保持了价格水平基本稳定。面对国际经济危机,宏观调控措施较好地抵御了外部冲击,减弱了冲击的负面影响。在国内宏观经济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实现宏观经济大局稳定。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要求把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为调控目标,把握好宏观调控效果的力度,同时注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China's macro-control polic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The policy not only maintains the macroeconomy stability, which makes the annual economic growth volatility significantly narrowed, but also keeps the price level basically stable.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is, China's macroeconomic measurements do well in withstanding external shocks, and weakening the impact of the negative influence. When the domestic macroeconomy appears problems, we should promptly take appropriate regulatory measures to make the overall macroeconomy stability.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to make sure the economy stable and healthy, make good grasp of the effect of macro-control efforts,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直是伴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的经常性工作。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防止出现大的波动,我们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认识、积累经验,不断把宏观调控工作推向更高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又把“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认真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 我国宏观调控工作取得重要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宏观调控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

    第一,在遭受国际经济危机冲击时,我国通过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较好地抵御了外部冲击,减弱了外部冲击的影响,保持了国内经济的稳定。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时,我国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采取努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保持了国内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增长,同时对缓解亚洲经济紧张形势、带动亚洲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轰然袭来,我国及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很快形成并全面实施了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局势,在世界经济中率先实现企稳回升,避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

    第二,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出现较为突出的问题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治理,实现宏观经济大局稳定。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严重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超过24%,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我国落实十四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同时推出一系列抑制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措施,最终在1996年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宏观调控成绩举世瞩目。21世纪初,2003年“非典”冲击之后,我国出现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和粮食生产供求关系趋紧的问题,引致通货膨胀压力明显。我国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方面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控制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另一方面出台减免农业税、设立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种粮直补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实现了粮食连续多年增产。这些宏观调控使得我国国民总收入增长连续六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连续五年保持在10%以上,为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快速跃升奠定了基础。

    第三,宏观调控保持了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在经济增速较高的情况下,年度之间经济增速波动的幅度明显收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宏观调控经验的积累,自1996年“软着陆”成功以来,除了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严重冲击,GDP增速与上年相比减慢4.6个百分点之外,GDP年度之间增速的波动幅度均未超过2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波动幅度收窄的同时,全国就业状况一直保持稳定,城镇就业人数稳定上升,年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第四,宏观调控保持了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CPI自1996年“软着陆”以后,再未出现过两位数的上涨,除了2008年和2011年CPI上涨幅度略高于5%之外,其余年份均低于5%。在保持国内价格整体水平基本稳定的同时,人民币汇率保持了稳定的逐步上升,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良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前行。

    第五,我国坚持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需拉动作用增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城镇化取得进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日益深入人心。

    严格来说,宏观调控是市场机制之外的因素,因此,针对市场运行中某种突出问题采取调控措施时,很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矫枉过正,产生一些事与愿违的负作用。例如,在抑制过热时,可能造成增速过快下降;在刺激经济时,可能造成某种程度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