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作者:李泊溪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摘要: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要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以改革促进创新驱动是其经济政策选择的重要方面。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应提高投资的效益和改善投资结构,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需要。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战略决定了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
    Abstract:In 2014,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should adapt to phase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t aspect of Chinese economic policy in 2014 is reform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Further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long-term fuel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We shoul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tructure of invest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conomy.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China's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一 政策要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下降的情况,引起了国内外关注。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从国际经验和理论逻辑方面做了论证和有深刻意义的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经济发展既做了近期分析,又做了长期展望,回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并指出当前经济变化符合规律,已经发生的这种现象很正常,把握好,能构筑中国经济新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伴随的是能源资源高消耗、粗放发展、投资回报低等问题突出。增速的下滑,是结构转型升级的机会,我国经济一定要摆脱对高增长的依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认为,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反映了经济增长的规律,认识并适应这个规律是正确的选择。从世界工业化的历史经验看,在人均收入11000国际元的发展水平上会出现经济自然滑落,是追赶型经济成功的标志。特别要说明的是,即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其速度仍很高,增量仍然大,在世界上仍属于高速增长国家。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采取了“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这是非常正确的,2014年要继续推行这样的宏观政策取向。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这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要警惕有些地方对形势认识不清,盲目“推高”,把速度“促上去”,造成结构难调整、问题回归、产能过剩加剧,必须防止。另外,要控制经济发展速度变化节奏,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变化,“稳增长”不能出现大起大落。

    二 鼓励创新促经济发展

    我国要力争经济发展阶段稳定转换,就要密切关注阶段转换的发展变化,对信息做有效的梳理,对各级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强领导、统一认识,特别是在国内外尚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此项工作很重要。要明确经济转型一定要成功,进入新的增长阶段,以开启新的发展空间。

    经济发展要从重规模、速度转向同时更重质量、效益,从外延转向内涵,从重生产到同时重生活,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GDP和人均收入都翻番的要求。这就必须认识到在新的增长阶段,需要培养新动力,这个新动力最主要的就是“创新”,用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上台阶,促进结构升级、资源配置水平和效益的提高。尽管“结构升级”还可通过引进技术等来达到,但最基本且至关重要的是创新。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经济大国还不是经济强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整体创新能力薄弱,创新效率不高。在我国创新体系进入创新战略建设的今天,特别是面临着我国经济从传统追赶型向创新转型的过渡,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创新的重要性更突出。我国要重视能源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有的国家提出将能源本位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这也说明了能源效率的重要性。追求能源效率的提高可能成为发展的动力之一。

    改革发展与创新紧密相连,创新不仅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可以放大各生产要素的效应,从而提升全社会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转型升级。我国已经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直接支持创新活动的政策体系,但尚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原因在于体制、机制方面仍然存在障碍。改革与创新结合,促进理念、制度、机制创新,从而突破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改革促进创新驱动是2014年中国经济政策选择的重要方面。

    三 我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问题,许多机构和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也正在做相关研究,尽管有不同的论证,但结论相近。即在未来20年或是更长的时期,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从经济上看,我国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工业化的动力和潜力依然存在,我国城镇化处于大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动力很旺,这两大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增速的回落符合经济规律,是发展的必然,而经济发展步上新台阶后,保持经济较高增速、持续发展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中国现有13.54亿人口,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大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我国仍有大量待发展区域和新的发展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