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城市综合评价报告

    作者:段庆林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摘要:

    本报告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文明、政府效能五部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西北地区主要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系统评价,重点关注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城市目标,并对主要城市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将使西北地区成为我国区域开发重点之一。由于西北地区受水资源等约束,强化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新型城市群建设,是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关键。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和综合能力。波特的钻石体系提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四大要素和政府、机会两大变量,是形成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项研究以大西北地区(含蒙西地区)主要城市为对象,按照“五位一体”要求构建指标体系,重点对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一 西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分析

    (一)西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特征

    目前中国有城市658个,其中西北地区有60个城市,内蒙古全区有20个城市。中国城市主要聚集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圈三大都市圈之内。西北地区小城市数量较多,中等城市数量少,特大城市数量缺乏,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存在两个断层。2011年,西北地区的首位城市西安市人口565.5万人,为第一层次;处于第二层次的乌鲁木齐、兰州市,都是200万人口规模,第一个缺口是在特大城市中缺乏250万~5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第三层次是西宁、银川、包头、呼和浩特等,人口规模在100万左右,第二个缺口是缺乏150万~200万人之间的城市(见图1)。

    西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首位型,最大的城市鹤立鸡群,人口多于次级城市数倍,图形是下跌凹折线,代表省区是陕西、青海和新疆。二是标准型,基本符合齐夫定律,首位城市人口接近次级城市两倍,图形是下跌直线,接近的是内蒙古和甘肃。三是次位型,首位城市人口与其下级若干城市人口相差小于一倍,首位城市规模不大,中位城市相对较多,宁夏基本可以属于此类。在严重受资源约束和经济约束的西北地区,集中力量把首位城市做大做强、带动条件较好的城市带的发展是现实的选择。

    图1 中国大西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布

    (二)西北地区城市经济规模

    在经济规模和水平上,人均GDP水平最大的是克拉玛依市、鄂尔多斯市等资源类城市,西安市仅处于第12位,银川市占第15位;地方财政收入最多的是西安市、乌鲁木齐市、鄂尔多斯市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是西安市、包头市、兰州市等,银川市、西宁市在省会城市中最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多的是西安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鲁木齐市等。从GDP总量来看,西北地区主要城市经济实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西安市、包头市、乌鲁木齐市、呼和浩特市、兰州市、克拉玛依市、鄂尔多斯市、宝鸡市、银川市、西宁市。

    二 西北地区主要城市竞争力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只能说明城市实力,城市实力比较关注现状和产出,而城市竞争力则更加关注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竞争优势,既注重现实也注重未来。由于单项指标很难评价城市发展的水平与潜力,必须进行综合评价。城市竞争力评价是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文明、政府高效等角度来对城市发展环境进行的综合评价。

    我们设计的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67个,具体内容如下。

    表1 中国西北地区主要城市经济规模排序(2011年)

    续表

    1.经济发展指数

    经济是城市的核心,培育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是理想城市目标。创业需要一定自然禀赋能力和比较优势,需要政府项目支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金融环境和财政政策,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活跃等。

    2.社会和谐指数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城市发展的宗旨。以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包容的社会精神建设和谐城市,需要改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缩小阶层差别,关注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问题。

    3.文化繁荣指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传统文化积淀的高地,也是现代文化传播的前沿。加强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建设多元开放的文化城市、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是文化强国的主要途径。

    4.生态文明指数

    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经验积累。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是我们评价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