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3年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报告

    作者:房莉杰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摘要:

    2013年是新医改的第五年,从统计数据看,国家对卫生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和服务量都有很大增长,但是医疗费用的上涨依然迅速,“看病贵”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从医改进展看,民间资本办医得到较大支持,民营医院发展迅速;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效果并不理想,目前的发展方向并不适应“首诊在基层”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公立医院改革初步展开,既有一定进展,也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医疗保障尽管保障面和保障水平持续扩大、提高,但仍然面临不可持续性风险。未来寄希望于“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更好结合,以及通过“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转变基层的健康服务模式。

    Abstract:By 2013, China's new healthcare reforms have been launched for five Years. From statistics, the input and spending on the area of medical and healthcare keeps increasing; and all level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services have been improved greatly. However, the rising trend of medical expense is still significant, which poses substantial burden to average pati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 healthcare reform, private capital has been supported by various policies, and the scale of private hospitals expands beyond expectation. However, we have to admit that it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for the reforms at primary-level medical and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and the mode of "first doctor visit at primary-level medical institutions" is not compatible with the contemporary reform direction. The public hospitals reform is also at the preliminary stage where many uncertainties and challenges are ahead of the reform agenda. The healthcare security system is improved greatly in terms of its coverage and magnitude, where there is still uncertain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sustainability. In the future, it is urgent to integrate the government-oriented mechanism and the utility of market, and improve "comprehensive doctor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is important to transform the mode of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一 2012~2013年医疗卫生事业主要发展

    2013年是新医改的第五年,这几年各级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非常大,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各个主要领域的改革已经相继开展,而这些改革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开始显现。从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公布的统计数据中,我们能看到这些影响和变化。

    1.卫生资源情况[1]

    总体来看,2012年卫生资源的总量都有较大提高,年末卫生人员总数911.9万人,增加50.3万人(增长5.8%);床位总数572.5万张,增加56.5万张(增长10.95%)。分别来看:由表1可知,2011~2012年,各类医疗机构的人员数,尤其是卫技人员数都在增加,但是基层医疗机构(增加8.9万人)和民营医院(增加8.3万人)的绝对增加值都远低于公立医院(增加26.9万);而从增长率来看,民营医院的增长率最高(19.8%),公立医院次之(8.2%),基层医疗机构最低(4.5%)。

    表1 各类医疗机构人员数

    由表2可知,2008~2012年,各类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都在增长,但是增长趋势不一样。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病床数占比较小,数量也相对稳定;医院的床位数在医改之后(2009年之后)的增长速度高于医改之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尽管也在增长,但2009~2011年间的增长速度要低于2008~2009年的,然而2012年的增长率开始回升,其中乡镇卫生院的变化尤其明显。

    从上述两方面数据看,尽管2012年基层医疗机构的床位数的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但无论从人员和床位数的绝对规模还是增长率来看,公立医院都远高于基层医疗机构。也就是说,从趋势上看,新增的医疗服务资源还是越来越多地投向医院,而非基层医疗机构。由于近两年来国家一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所以民营医院的资源增长迅速。

    表2 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

    2.医疗服务的提供情况

    2012年全国门诊总量增长9.9%,高于前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8.6%),居民平均就诊由2011年的4.6次增加到2012年的5.1次;2012年全国住院总量增长16.4%,高于前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10.0%)。再从不同机构的服务构成上看,2012年医院提供的诊疗服务占所有诊疗服务的36.9%,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占59.7%,其他机构占3.4%;医院的住院人数占所有住院人数的71.5%,基层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数占23.6%,其他机构占4.9%。

    由表3可知,医院的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都呈上升趋势,而基层医疗机构虽然在诊疗人次上呈上升趋势,但是在2009~2011年间,入院人数是下降的,但2011~2012又大幅上升。进一步看基层医疗机构的数据,从乡镇卫生院来看,其诊疗人次从2009年的8.77亿下降到2011年的8.66亿,而2012年又大幅回升至9.68亿。

    表3 历年医疗服务提供情况

    再看2013年1~8月份的详细情况。由表4可知,首先,整体来看,各类医疗机构的服务量都有明显的增长;其次,医院提供的服务的增长率要远高于基层医疗机构;最后,民营医院提供的服务增长更快,尤其是住院服务,其增长率要明显高于公立医院。

    表4 2013年1~8月医疗服务提供情况

    再从发展趋势的角度看,由图1可知,2008~2012年,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和住院服务占所有医疗服务的比例都经历了稍微上升又持续下降的过程,住院服务的下降趋势尤其明显。与此相对应的,自然是自2010年以来,医院的诊疗和住院服务比例的持续上升。

    图1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占所有医疗服务的比例

    因此,医疗服务的提供情况与医疗资源情况类似,即民营医院提高的幅度最大,医院整体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基层医疗机构,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服务遏制住了前两年下降的趋势,2012年有较大幅度回升。

    3.医疗费用情况

    201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27846.8亿元,占GDP的5.36%,比上年提高了0.21个百分点;政府卫生支出8366亿元,比上年提高902亿元;人均卫生费用2056.6元,比上年提高149元。由图2可知,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费用仍然在迅速增长,但是增长速度相比上年有所放缓。尽管医疗保障水平仍在提高、政府投入仍在加大,但是个人的卫生现金支出仍呈增长趋势,从2011年的8465.3亿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9564.6亿元。也就是说,个人的医疗经济风险仍得不到足够化解,甚至仍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医疗保障面临更大的不可持续性风险。

    图2 历年卫生费用

    再看医疗机构的费用情况。由表5可知,从2008 年到2012年,公立医院的次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