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
通过分析“六普”资料并与此前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到女性人口流动的模式虽有所变化,但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以往的特点。首先,女性流动人口的结构呈现多元化,已经不能再用“打工妹”来加以概括;其次,女性的某些流动特点逐渐与男性相似,但仍然有明显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大多是由于男女两性的家庭角色不同造成的。女性人口流动的变化趋势以及流动女性一些特征的变化,与21世纪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This paper compares an analysis of the Sixth National Census data with that of the previous census and sample survey results and reveals changes in the migration pattern of female population though to a large extent,keeping the previous characteristics. First of all,the female migrant population has become diversified and can no longer be referred in all as working girls. Secondly,some of the female migrants’characteristics become similar to male migrants’,though there are still obvious differences,and these differences are mostly due to the different roles men and women play in their families. The changing trend of migration in female population and the changes in migrant women’s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China’s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it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中国拥有全世界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流动人口,其从2000年的1亿多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多人,几乎占总人口的1/6。各种调查结果说明,流动人口中过半来自农村。而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女性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已经近半。作为劳动力流动的妇女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形式,迁移流动对妇女个人和社会发展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20世纪80年代以婚迁、随迁和投亲靠友为主的流动人口中女性占多数,90年代则转变为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流动,主要构成是年轻力壮的男性。进入21世纪以后,女性外出务工人员的规模迅速增长,2000年的女性流动人口中有48.9%的女性因“务工经商”而迁移流动,该比例仅比男性低12个百分点。此外,以实现家庭团聚的流动日渐增多,男女两性在流动人口中的构成逐渐趋于平衡。流动人口中的女性比例从1990年的44.5%上升到2005年的49.7%,规模达到7000多万人。[1]
近年来,由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人陆续进入了劳动年龄,更多农村青年加入打工者的行列。不少调查研究发现,他们与上一代农民工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行为,如2010年国家统计局的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发现,19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已经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文化素质整体较高,大部分人不再“亦工亦农”,而是纯粹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2]此外,不同地区和城乡经济发展、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作为主要流入地的大中型城市就业环境和公共服务的变化,都有可能改变流动人口的迁移、就业和居留模式。因此,有必要从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了解流动妇女的现状,观察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分析当前状况和变化对农村妇女发展的可能影响。本文将主要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和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相关信息,描述女性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状况、就业特征,并与2005年以前的状况或男性流动人口状况进行比较。
一 女性流动人口概况
(一)人口规模
“六普”统计的户口登记地不在常住乡镇街道的女性人口总数为123963150人,在这些人当中,户口登记地在省内的属于市区内人户分离者有20439211人,由于这类人可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迁移流动,文中没有将她们计入流动人口(以下分析均减去市区内人户分离者)。根据普查结果估计,2010年女性流动人口有10352万人,占总流动人口的46.8%。在女性迁移流动人口中户口登记地为省内的有6601万人,占63.8%;户口登记地在省外的有3752万人。图1显示,无论是女性流动人口总数、省内流动还是跨省流动的数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图1 2000~2010年女性流动人口规模变化
由于不少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定居,所以这10年中的规模扩大不仅是由于近期离开户籍地流动的人数增加(主要是年轻人),部分也是因为以往历年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定居积累的结果。根据“六普”结果,2010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至1年和1~2年的流动人口分别占20.8%和21.0%;而离开户口登记地6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23.8%。居住在城市的流动人口中有24.0%离开户口登记地6年以上,几个主要人口流入地如上海、北京的相应比例更分别高达32.2%和30.3%,天津和广东虽然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至两年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44.9%和44.1%),但6年以上的比例也分别达到20.9%和22.1%。由于长期居留的流动人口大多与家人共同居留在流入地,这个比例的男女差别应当不会很大。以此推断,女性流动人口中在流入地居留6年以上的应在1/4左右,这部分人其实已经成为较为稳定的当地居民而“定居”了,但是在居民身份上仍然是“外地人”。
在“六普”统计的流动人口中,约63.0%来自农村;不过,省内流动者来自农村的比例略多于一半(54.0%),相对较低;而跨省流动者中有81.6%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女性占48.8%;跨省流动人口中的女性占43.7%。
(二)年龄结构
女性流动人口高度集中在20~24岁(见图2)。初步分析发现,这种现象主要受总人口年龄结构和外出年龄变化等因素影响。首先,2010年的总人口年龄结构显示出20~24岁人口规模显著大于前后相邻的年龄组,其占总人口比例比相邻年龄组高出近2个百分点。[3]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