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老年妇女状况

    作者:贾云竹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摘要:

    本研究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揭示了中国老年妇女最新生存发展情况。研究表明,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相对同龄男性而言,在享有各种养老资源和社会资本方面依然处于不利的境地,是亟待社会政策给予扶助和关照的弱势群体。文章结合长期以来对老年妇女问题的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the Sixth National Census data to reveal the latest living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ese elderly women. It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is population group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long with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compared to men of their age,these women are still in a more disadvantaged position in accessing pension resources and social capital. They are a vulnerable group urgently in need of social and policy assistance. The study makes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reference to our long-term study of elderly women in China.

    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急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呈现出显著的女性化特点,即老年妇女的规模显著超过男性,且越到高龄,女性所占比例越高,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越显著。与此同时,受到长期以来“重男轻女”的不平等社会性别文化观念及“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社会性别分工等的影响,妇女在步入晚年后自身所积累的各种社会资本和养老资源,如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经济保障程度、婚姻家庭的完整性等均与同龄的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女性往往处于相对不利的境地。与此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老年妇女内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老年妇女、高龄老年妇女、丧偶老年妇女及失能老年妇女群体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老年妇女生存发展状况的最新数据资料,本研究将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性别的比较研究,揭示当前中国老年妇女整体及农村、高龄、丧偶及失能等4个老年妇女群体的基本生存状况,为国家制定老年社会政策提供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政策依据和建议。

    一 老年妇女人口基本状况

    中国的老年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举世瞩目。“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亿,其中,老年妇女9105万,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长了2445万,略高于同龄男性2321万的增幅;老年妇女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也略有增长,达到51.3%。相关研究显示,在未来几十年间,随着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进一步提高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还将会进一步提高。[1]

    2010年,在中国老年妇女中,70岁以下的低龄老人占54.4%,70~79岁中龄老人占32.2%,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13.4%。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老年妇女的高龄化程度也显著高于男性,且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乡村地区高龄化程度更突出:农村老年妇女的高龄化程度14.1%,分别比城市和镇高出2.0个和1.2个百分点,也显著高于农村老年男性的相应比例(9.8%)。

    相对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当前中国老年妇女中80岁以下中低年龄组所占的比例较大(86.6%),这意味着中国目前的老年妇女是一个相对年轻、健康的群体,国家应该重视对这一群体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49.7%,比2000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2]2010年老年人口的城市化水平为42.9%,比2000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增长程度均显著低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2010年,中国老年妇女的城市化水平为43.3%,略高于男性老年人口0.9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9.1个百分点,略高于男性8.3个百分点的增幅。

    二 老年妇女的主要社会经济特征

    (一)婚姻状况

    大量的研究显示,婚姻状况的差异会显著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居住安排、经济水平、健康状况、照料资源、社交活动等诸多方面。对长期以家庭为中心的妇女而言,步入晚年后婚姻状况是否完整,对其生活质量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偶率提高,丧偶率下降,性别差异缩小,城乡差异显著

    由于“男大女小”婚配模式及女性预期寿命长于男性,中国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男女老年人口的有偶率在过去的20多年间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2010年男女老年人的有偶率分别为79.5%和62.1%,女性比男性低17.4个百分点;男女分别比1982年提高了10.5个和20.8个百分点。

    相应的,老年人口的丧偶率大大降低,但老年妇女的丧偶率远远高于同龄男性:2010年中国男女老年人的丧偶率分别为16.3%为37.0%,分别比1982年下降了10.6个和21.1个百分点。长期以来中国老年妇女的未婚和离婚比例基本上维持在0.4%和0.6%以内,特别是未婚比例显著低于老年男性(见表1)。

    老年妇女的婚姻状况存在较为显著的城乡差异:2010年城市老年妇女有偶率为65.4%,明显高于镇及农村的老年妇女;城市老年妇女的离婚率也高于镇及农村;相应的,农村老年妇女的丧偶率为38.6%,显著高于城市(33.2%)而略高于镇(37.1%);无论城乡,老年妇女的未婚比例都很低,均在0.4%的水平。

    表1 1982~2010年分性别老年人口婚姻状况

    2.丧偶老年妇女群体值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