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从2004年开始到今年已经十年,过去十年是中国银行业日子最好过的十年,十年里我们加入了世贸组织,当时许许多多的人为狼来了感到迷惘、困惑,甚至是忧心忡忡。十年过去了,我们今天可以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的银行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讲改成了股份有限公司,并且上市了,这步走得不容易,但我们走过来了,我们的资产总量翻了好几倍,有效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顶住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这十年银行业的利润滚滚而来,以至于有了一个所谓“银行垄断暴利”的说法,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产业而言,产业本身没有垄断问题,垄断是产业内部的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不如其他西方国家,所以不存在行业垄断。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讲的是商业银行内部的评价,讲的是各家商业银行本身竞争力的评价。但是实际上这十年,就中国金融而言,有另外一个角度的评价,就是中国的银行业和其他金融各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各业之间的竞争力对比关系。那么你会发现,十年前我们说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间接金融为主的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可是十年过去,这种状况不仅没有改变,间接金融所占的比重依然在上升。当然这就表明了银行业对其他各业的竞争力非常之强。
在2004年的时候,某些银行就提出要摒弃“存款银行”的战略,走了几年以后发现这条路脱不开,又重拾了“存款银行”的道路。现在是2013年,未来十年又如何?这需要我们深思。我们讲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这句话本意是好的,但是这句话有另外的理解——金融在实体经济之外,从外面服务于里面。这条路我们走了30多年。这30多年我给它一个说法,中国金融体系是从外部向实体经济植入的经营体系,我给它取名叫外植系。金融是从实体经济内部产生的,它应该是内生的。最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讲的是居民和厂商,这就是实体经济。居民是资金的盈余部门,厂商是赤字部门,盈余部门提供给赤字部门,这就是实体经济。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件事被隔开了,厂商和居民之间被隔开了,银行充当了中介,我们称之为间接金融。居民有钱,但在金融选择权方面基本没有什么权利,以至于只能把钱存到银行。截至2013年7月,居民储蓄存款达到将近44万亿元之多,2012年全年新增长5.6万亿元,2013年1~7月增加了将近4.8万亿元。而企业部门呢,也只能从银行获得贷款。这就是中国的间接经济。从理论上说债券是直接经济,将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连接起来。但是在中国债券却是间接金融工具,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中国,企业债券都是由商业银行作为买方而进行交易的。
我们的金融现状就是这样的。中国在未来十年必须改变这个架构,金融要回到实体经济,要给城乡居民以足够多的金融选择权,给我们实体厂商足够多的金融选择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才能谈得上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这十年来我们商业银行就公司制度而言确实转型了,但是就资产结构、盈利模式而言,我们转了多少?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多少在探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需要哪些外部条件?而外部条件不变化,又如何转型?转到哪去?转得动吗?转得动有转的压力吗?按照现有的格局日子好过着呢,为什么要去转。可是如果说我们的金融回到实体经济,我们的转型就必须发生。有三件事希望大家特别关注。
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的改革。二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上海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这个实验区要试验的是中国新一轮的制度体制机制层面的改变。关注这三件事,十年后我们再回头来看看,2013年以后的十年和2013年之前的十年银行业可能走的不是一条路。到那时候我们再讲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讨论的应该是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了。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