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银行业需要新思路、新策略

    作者:林云山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摘要:当下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的以“利率市场化、放宽行业准入限制、资产证券化”等为标志的改革和创新,对于解决中国银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确保中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然这场改革和一系列创新的成功推出,不仅需要远见卓识,也需要缜密思考、规范运作和耐心培育。

    中国银行业近些年的发展令人瞩目,银行资产规模、盈利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从2009年初至今,银行资产规模在短短的4年半时间里增加了1倍,目前已经达到了100多万亿元,是GDP的两倍,这样的增速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中国银行业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国际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面前,银行业更是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不过,近些年国内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引来了一些质疑,比如,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足,银行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带来了资产质量风险等。这些质疑并非都是不实之词,其中部分质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中国银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正视,亟待解决。

    当下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的这场以“利率市场化、放宽行业准入限制、资产证券化”等为标志的改革和创新,对于解决上述一些深层次问题,对确保中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利率市场化为例:利率市场化会减小银行业的存贷利差,从短期来看,这会给银行业的盈利带来一些压力,但是利率市场化将使资金的配置更有效率,能够提高整个经济的产出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也会使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加。从长远来看,整个宏观经济产出效率的提高和结构的升级,也能够提高银行业的收益水平和资产质量,保证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然,这场改革和一系列创新的成功推进,不仅需要远见卓识,也需要缜密思考、规范运作和耐心培育。比如,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实现“盘活存量”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方向。近些年国内已经有了不少证券化的实例,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经验,加之银行可以用来证券化的资产规模比较庞大,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但是,以往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实践表明,证券化产品主要是银行之间互持,银行购买了证券化产品发行量的90%以上。未来如果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银行互持的比例会更高,甚至有可能接近100%。这样一来,资产证券化并没有将风险真正分散,这些风险依然留在银行体系之内。最近,监管部门在积极推动交易所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努力拓展除银行之外的机构投资者,不过,目前交易所证券化产品的容量依然有限,对庞大的银行信贷资产而言,短期内依靠交易所市场实现“盘活存量”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这一市场的发展还需要监管层和市场参与各方耐心培育,夯实市场基础,不急于求成。首先,在现阶段,发行人应该对基础资产进行筛选,主要对优质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并采用分级设计来严控风险,这样虽然会使证券化产品的收益率偏低,但有助于逐步将个人投资者纳入投资群体,这样资产证券化市场才有可能像几年前的理财产品市场那样步入快车道。其次,信息披露应更加透明和规范,尤其是基础资产的信息披露,一定要透明,使投资者对基础资产的风险能准确把握,截至目前,不论是银行间还是交易所已经发行的产品,在信息披露上还是做得不够细致,应该进一步细化,即便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很低,也不应该忽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另外,要降低中介和发行环节的成本,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承担了基础资产的全部风险,那么投资者的收益就应该基本等于基础资产的回报率,但目前基础资产回报率和证券化产品收益率的差距偏大,主要是由于中介和发行环节的成本偏高,降低了证券化产品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以上所说到的这些,不仅是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其实还都涉及更深层次的发展观和价值观问题。近两年,在现代金融制度的发源地欧美国家,对金融创新价值的反思不断。很多民众认为,金融创新被少数人滥用并且加剧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虽然这种情况出现在欧美,但同样也在提醒我们,各种金融创新,都应该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良性发展为根本目标。为此,抓住当前改革的有利时机,通过银行业同仁们积极规范扎实的工作,让资产证券化这样的金融创新成为“盘活存量”“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工具,是银行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其社会价值的证明,让我们共同努力和期待。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行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