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拉美外向型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岳云霞 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实行外向型发展模式,强调由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在这种模式下,拉美国家的开放度和国际影响力都有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出口和外资也对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影响了其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拉美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相似性,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具有外向型特点。通过分析拉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成效,总结其近30年发展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以供中国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而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时作参考。

    Abstract: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adopted the outward-oriented model in the 1980s.Under this model,economic growth was led by exports;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was greatly increased;and its position on the world economic stage was raised. At the same time,however,export promotion and inflow of foreign capital created some negative result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as neglected. China,whose economy is also outward-oriented,can draw some lessons from the Latin American experience.

    一 拉美“外向化”的主要政策

    所谓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即依靠优先发展出口产品生产、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它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安排生产、组织流通和进行管理,在不断的外向经济循环中带动经济的发展。具体包括工业部门的外向化,产品的外销,劳务、资金和技术的对外联系,以及旅游、商业、农业、服务等产业的外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对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了缓解危机,拉美国家迫切希望找到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与此同时,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向拉美国家施加压力,提出了“贝克计划”、“布雷迪计划”等经济改革建议,要求拉美债务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重视扩大出口,取消对进口的过度保护。另外,新自由主义和脱胎于结构主义的新结构主义思潮也为拉美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要求拉美国家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和扩大国民经济的外向性,重视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把进口替代改为出口导向,实施贸易自由化。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拉美地区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改革,逐步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内向发展模式向出口导向的外向发展模式的转变。具体而言,拉美“外向化”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推行贸易自由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拉美国家从改革出口政策入手,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继而改变传统的进口限制政策,最终推进贸易领域的自由化。降低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是其贸易自由化措施的核心。从1985年起,一些拉美国家陆续降低了对贸易的管制,平均关税从80年代初的39.4%降至1995年的12.7%,进入21世纪后又逐渐调至10%左右(图1)。与此同时,非关税壁垒的覆盖率由1984~1994年间的18.3%降至1995~1998年间的8%,至2004年进一步降至5%。经过调整,拉美国家的贸易自由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据美国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数据,2007年拉美地区的贸易自由度平均指数为63.37;在33个拉美国家中,仅有6个国家的贸易自由度指数低于60,而墨西哥、智利、海地、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等国的贸易自由度指数均超过70,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1]

    图1 拉美地区的平均关税税率

    第二,实施投资自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拉美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优惠的外资政策。一方面,它们向外国投资者提供国民待遇,对其经营范围(国防除外)、出资率和投资额均无任何限制,并准许其利润全部汇出;另一方面,它们还通过建立免税区、减免税收、鼓励加工贸易、补贴外资企业及其他方法来吸引外资进入[2]。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2000年,外资进入拉美国家的壁垒指数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投资自由度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表1)。

    表1 2000年外资进入壁垒指数

    第三,推动经济一体化。从90年代起,拉美国家开始迎合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拉美地区不仅加强了原有的一些区域一体化组织(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安第斯集团和加勒比共同体),出现了南方共同市场等新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而且一些国家还开始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并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以求在更广大的市场上利用国际分工,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与一体化趋势相适应,拉美国家所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逐年增多。目前,仅在拉美国家之间及拉美与美国和加拿大等北美发达国家之间达成的自由贸易协议就已超过20个。

    第四,实施外向型的配套改革。首先,拉美国家对内加强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调整企业结构。为提高资源效益,克服经济的脆弱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政府降低或取消了对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税收和贷款优惠等政策;建立了资本、劳动力、生产资料等市场;取消了价格补贴,放开价格管制,健全市场经济立法,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其次,为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拉美国家不同程度地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借此进一步吸引外资,扩大开放。

    再次,拉美国家把过去的多重汇率及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应急性调整中形成的双重汇率制逐步改成统一汇率,并由市场的供求变化来确定汇率。同时取消了对外汇市场的政府管制,实现外汇市场的自由化。

    最后,通过实行自由的利率政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