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07年拉美形势展望

    作者:江时学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摘要:本文从政治、经济及对外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拉美地区2007年的发展形势与走向。政治方面,2007年的拉美政局虽然面临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但总的说来,拉美国家基本上保持政局稳定;经济方面,2007年拉美经济的增长率会低于2006年,但拉美经济的整体形势依然会保持良好的局面;对外关系方面,2007年,拉美外交继续呈现多元化外交特点,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将继续在团结与分歧的态势中发展。

    2006年,拉美政局保持基本稳定,国民经济连续四年增长,对外关系继续向多元化发展,贫困人数有所减少,但社会问题依然很严重。2007年的拉美形势将继续呈现上述特点。

    一 2007年拉美政治形势

    最近一二十年,拉美政治形势始终呈现出整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整体”之所以稳定,主要是因为,在绝大多数拉美国家,政治民主体制日益巩固,政治游戏规则越来越规范。而“局部”的动荡则与一国的经济形势、腐败问题、政府执政能力、党派之争或社会矛盾有关。换言之,拉美政治形势的好坏,常常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经济形势恶化

    当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下降,民众会以示威游行的方式抗议政府的政策,表达心中的不满。这种极端行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政治危机。如在2001年12月,阿根廷因金融危机而在15天内换了5位总统。[1]1989年2月,委内瑞拉总统佩雷斯上台后不久就开始了新自由主义改革计划。政府放开了价格,削减了对多种食品和公共交通的补贴,为压缩公共部门开支而解雇了大量政府工作人员,并对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由于上述措施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水平,首都加拉加斯爆发了持续时间长达数月的骚乱。政府为平息事态而派出军队。在冲突中,数百人死亡。[2]

    2.腐败丑闻被曝光

    拉美的腐败问题较为严重。当腐败丑闻被媒体曝光后,反对党会利用这样的事件大做文章,民众也会严厉地批评政府或声讨执政党。2000年秘鲁前总统藤森的腐败丑闻被披露后,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藤森被迫远走他乡。时至今日,“藤森危机”尚未得到彻底解决。[3]1992年巴西总统科洛尔也因腐败丑闻而被弹劾。

    3.政府的执政能力低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的政治体制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模式在调整,社会在转型,各种利益集团的相互关系在不断地磨合。所有这一切都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有些国家的政府却难以应对上述挑战,无法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解决不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厄瓜多尔是一个尤为典型的例子。最近十年,这个国家的总统无一能够完成任期,内阁人员的更迭更是司空见惯。[4]

    4.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处理不当

    海地是一个尤为典型的例子。2000年5月,海地举行议会选举。反对党认为,这次选举存在舞弊行为,并对当年11月举行的总统选举采取了抵制态度。反对党的“杯葛”使阿里斯蒂德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再次当选总统。但是,反对党却一直拒绝承认这次大选的合法性,朝野因此开始对立,为爆发政治危机埋下了祸根。2004年2月,面对不断升级的暴力活动和全国性的混乱局面,阿里斯蒂德总统终于在美国的压力下宣布辞职。

    5.社会矛盾激化

    拉美的社会矛盾非常严重。社会矛盾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政局动荡的例子并不少见。如在2003年9~10月,玻利维亚爆发了军队和警察镇压民众示威游行的流血事件,桑切斯·德洛萨达总统被迫辞职。这一政局动荡的表面现象是玻利维亚是否应该通过智利的港口出口天然气,但其本质则是玻利维亚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玻利维亚是一个收入分配非常不公、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的国家,因此社会矛盾极为深重。参与示威游行的民众不仅抗议政府出卖了民族感情,而且还担忧天然气出口计划会助长政府的腐败,并使少数人、少数地区受益。[5]

    虽然拉美国家将始终面临着如何减少腐败、如何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如何处理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以及如何缓解社会矛盾等艰巨任务,但是,上述不良因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拉美国家必然会出现政局动荡。换言之,一个国家的政局是否动荡,还取决于多种内外条件。不容否认,最近几年拉美经济形势的好转、民主体制的巩固、政党政治的发展以及反腐败机制的完善,将极大地减少2007年拉美政局出现动荡的可能性。

    除上述因素以外,2007年拉美政治形势的走向还将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第一,在2006年走马上任的新领导人能否将自己在竞选时对选民作出的承诺付诸实施。2006年,拉美共有十多个国家举行总统选举或议会选举,其中有些国家同时举行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因此,2006年被国际媒体称为拉美的大选年。大选年的拉美政治形势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政局保持基本稳定;一些“问题国家”的政治冲突趋于缓和;选举政治日趋完善;政府政策的连贯性能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