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
2006年是拉美国家选举和政府换届比较集中的年份[1]。继2005年11月洪都拉斯总统和议会选举、12月委内瑞拉议会选举、智利总统第一轮选举和议会选举、玻利维亚总统和议会选举之后,2006年拉美地区又有14个国家举行了全国性选举,其中哥斯达黎加(2月)、海地(2月)、哥伦比亚(3月和5月)、秘鲁(4月和6月)、墨西哥(7月)、圭亚那(8月)、巴西(10月)、厄瓜多尔(10月和11月)、尼加拉瓜(11月)9国是议会和总统选举,智利(1月)、委内瑞拉(12月)两国是总统选举,萨尔瓦多(3月)和多米尼加(5月)两国是议会选举,玻利维亚举行立宪大会选举(7月)。
一 大选后拉美各国国内政治的基本格局
大选既是拉美各国政党和政治家之间的激烈较量,更是民主政治体制运转至关重要的环节。大选结果比较客观地体现了拉美国家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现状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某个国家甚至整个地区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走向。拉美国家的大选对各国国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各国情况又不尽相同。
洪都拉斯大选未能改变传统政党掌控国家政治生活的格局。2005年11月大选中,自由党候选人塞拉亚战胜执政的国民党候选人洛沃亚,当选新总统。长期以来,该国政治生活基本被自由党和国民党两个传统政党控制,其他政党基本处于边缘状态。1981年以来共举行过7次大选,自由党5次获胜(1981、1985、1993、1997和2005年),国民党两次获胜(1989和2001年)。此次在与总统选举同时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自由党获得议会128个席位中的62席,国民党获得55席,其他政党席位很少。
玻利维亚大选后初步形成争取社会主义运动(MAS)和社会民主力量党(PODEMOS)主导政坛的局面。2005年12月左翼的争取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莫拉莱斯以54%的得票当选总统。在议会选举中,争取社会主义运动也取得不俗成绩,在众议院130个席位中获得72席,参议院27个席位中获得12席,主要竞争对手社会民主力量党分获43席和13席,其他政党所占席位与上述两党有不小的差距。2006年7月玻利维亚举行立宪大会选举,争取社会主义运动获得255个席位中的137席,莫拉莱斯的执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稳固。8月6日立宪大会成立,其任务是在未来1年内制定一部新宪法。围绕新宪法的制定和立宪大会的任务,玻利维亚国内各政治力量分歧严重。立宪大会能否按期完成预定任务,上述两大政党主导玻利维亚政坛的局面能否长时间维系,值得关注。
智利大选的结果是由基民党、社会党、争取民主党、社会民主激进党4个中左翼政党组成的“争取民主联盟”赢得1990年民主化以来的“四连胜”,但未能改变“左”“右”两大集团(右翼集团的主体是独立民主联盟党和民族革新党)主宰该国政治生活的现实。在2005年12月智利总统(第一轮)和议会选举中,两大集团是主角。经过两轮争夺,争取民主联盟的巴切莱特获胜,成为智利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在议会选举中,争取民主联盟赢得议会多数席位,这是该联盟执政16年来第一次同时在参众两院获得多数席位。[2]但右翼的独立民主联盟党成为智利第一大党,大选并没有改变智利的政治格局和政治力量对比的大局。[3]
哥斯达黎加的政治格局在大选之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大选不仅使执政党发生更迭,也改变了该国的政治格局。在大选中,两个反对党候选人的得票十分接近,其中民族解放党候选人阿里亚斯以40.92%的有效选票当选,仅领先公民行动党候选人索利斯1个多百分点。执政党基督教社会团结党在大选中惨败,只获得不足4%的选票,在议会中的席位也大大下降。[4]
海地大选并没有使国家完全走出暴力和动荡的阴影。自20世纪80年代专制独裁统治垮台后,虽获得过短期相对稳定,但国内的政治冲突一直没有中断。2004年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被推翻后,又进入新的动荡周期。海地总统和议会选举原计划在2005年10月举行,但由于选举组织工作滞后,加上国内暴力冲突不断,选举连续四次被推迟。在国际社会帮助下,海地比较平静地完成了选举,但要实现国家的持久稳定和全国的真正和解,还有很多困难。[5]
哥伦比亚大选未能扭转保守党和自由党两个传统政党的衰败趋势。在议会选举中,传统政党和新兴政治力量可谓平分秋色,支持乌里韦总统的党派并无明显优势可言。[6]但在总统选举中,乌里韦获得62.32%的选票,其他候选人的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