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
2009年1~2月的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美国前财政部副部长阿尔特曼的《大崩溃:2008》,文中写道:“一般人把这场经济危机归咎于房价以及美国次贷市场的崩盘,是不正确的。这场危机较为深刻的原因是低利率与过度泛滥的流动性……流动性反映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所谓的‘世界储蓄过剩’:极大的金融过剩,这在诸如中国、新加坡、波斯湾等国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于是,伯南克2005年3月的论文《世界储蓄过剩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美国解释当前金融危机理论与政策选择的一个正式表述。
事实上,作为全球失衡代表的美国经常账户失衡(或贸易失衡)的发展由来已久,分析这一现象时究竟遵循何种理论框架,成为正确解释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从考察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表现入手,剖析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根源并寻求合适的理论解释框架。本文的结构安排为:第一部分回顾了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历史表现,从其地区和国别结构差异上考察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二部分总结了解释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代表性文献;第三部分分析了伯南克将美国经常账户失衡归结为“世界储蓄过剩”的观点,并逐一反驳了其论证过程中的错误;第四部分进一步说明伯南克遵循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于该现象解释的不适性;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一 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表现
毋庸置疑,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发起和主导的经济开放与全球化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和减少绝对贫困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个整体。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为内容的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一个越发难解的死循环,这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失衡(或全球贸易失衡)。
(一)全球失衡之重:美国经常账户失衡
美国经常账户失衡开始引起世人更多关注与“全球失衡”这一概念的出现相伴随,而后者最早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1]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指出,全球失衡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拉托还进一步明确表示:当前全球失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2]显然,所谓全球失衡,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东亚各国与美国之间的经常项目交易失衡。
2006年4月21日,G7会议一反常态地发表了足足两页的声明,其第二页全部是关于全球失衡的内容;随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相继发表了非常严厉的警告,鉴于全球失衡主要就是美国的贸易逆差,这三个组织都认为美国贸易赤字问题已经严重到了需要世界各国立即行动加以解决的地步,否则将发生美元崩溃等灾难性的后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直截了当地声明:“为了妥善解决全球失衡,需要再次平衡不同国家之间的需求,并进行中期汇率调整。美元应从目前水平上大幅贬值,而一部分亚洲国家和产油国等贸易顺差国家货币则需要进一步升值。”[4]G7在其声明中特别指出,“中国应赋予汇率更大弹性使人民币升值,同时应加强内需,减轻对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的依赖。”[5]
作为全球失衡之重的美国经常账户失衡,为了廓清其全貌,有必要正本清源,回到其发展的起点。
(二)1971年:逆差的起点
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政策与实践上,1971年都是国际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分水岭,许多改变历史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年。同样,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绝对领先于世界各国的美国经济来说,其货物贸易与经常账户在1971年第一次出现了逆差;随后几年里,美国经常账户表现虽然稍有反复,但难挡一路下滑的大趋势。数据显示,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在1987年达到了第一个高点——1600亿美元;其后,主要在日元和德国马克升值作用下,其逆差状况逐渐得到改善[6],甚至在1991年一度实现了顺差;但是此后,尤其21世纪以来,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加速猛涨,屡创新高,直到2006年次贷危机爆发的前一年为止,见图1[7]。
图1 美国1960年以来的经常账户逆差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