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互联网发展对传播方式和内容的改变

    作者:刘冰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时间:2012年7月27日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光彪楼1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刘冰

    主持人:各位同学,刘冰主任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副主任,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刘主任为大家做精彩的演讲,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刘主任!

    刘冰: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三个部分:第一是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历史,第二是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状况,第三是网络新媒体的趋势和问题。

    互联网大家都了解它的历史吗?一张幻灯简单描述互联网的历史比较难。最早互联网是指国际互联网,原发点是来自军事需求,1969年来自美国国防部主导的一个研究,当时是一个4台的主机。前不久我在听总参谋部老师讲课时,他提到的另外一个概念,是美国的一个信息系统。当时的信息系统其实是一个树状结构,现在真正把它打成一个网状结构。用形象的话来讲,树状结构就像树一样,把树状结构直接按扁在一个平面上,然后每个点都可以进行连接,而且没有中心可言。所以说,打掉某个中心,某个点都不会影响到指挥系统,这是一个新的变化趋势。我们回到原来说的互联网来自军事,而最早期的应用是来自科研。TCP/IP协议是在1983年实现的,现有的物理网络有一个传播协议,而这个协议的设计者Vinton Cerf还健在,我们把他称为国际互联网之父之一,因为后面还有一个世界互联网之父,叫蒂姆伯纳斯。我们在1983年,这个阶段主要支持科研应用。

    而我们中国的开始,第一条线来自我们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INNIC法定的名字应该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I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那么,这个时候的科研人员比较深入地解决了互联网传输方面的,类似于软件和逻辑网络上的一些难关和一些技术问题。而真正出现互联网的商业应用应该是在1989年,WWW开发成功为互联网,为实现广域的媒体以及信息的检索奠定了基础。2011年末,全球的互联网用户有20.8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地增长着。因为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发,但是还有很多国家并未更多地开发或应用。简单地回顾介绍了互联网发展的几个阶段,而其中的Web1.0和Web2.0并没形成,未被考虑进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们在1992年有了第一个局域网,它是中关村示范网联合中科院、清华和北大建立的。1994年,第一条64K的国际专线进入了我们CINNIC,当时我们是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77个国家,同期也开始运用.cn域名。大家可能觉得很可笑,因为.cn是一个中国特点的域名。在1994年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了,是由一个德国教授在德国应用的,直到1994年我们才把它签回来。当.cn域名第一年我们卖一块钱的时候,我们有1800多万,而.cn域名的运营收入一年可以达到几亿元,在那个时候大家没有想到它会是这么大的一个市场,这么大的一个平台。1995~1996年,我们的民用正式开始启用。那个时候比较著名的人物有丁健和田朔宁,成立的亚信,建设的骨干网。还有就是马云筹办了中国黄页。当时很苦,马云的发展史里面讲到他当时在贸易部商委门口的半地下室里做这个事儿。还有瀛海威的张树新开始做SP的业务。一直到1997年,我们互联网的大幕才正式拉开。在中国,互联网之父有“两钱”。一个是钱天白,他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另外一个是叫钱华林的老师,他是我们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已经退休了。每天骑着自行车,没有申请成为院士。他将域名和IP体系建立起来。他是我们最早在ICANN联席的founder之一,在退休之后就离开那个岗位了,他在国际上拥有非常高的信誉。这是第一批互联网的真实写照。

    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基础是什么样子呢?我想用30次报告的数据给大家做个汇报。中国网民的规模在2011年6月底已经达到了5.38亿,普及率是40%。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几点,其中一个是增长在放缓。因为我们有一个这么大的人口体系,因此分析增长是需要分阶段的,阶段里面的增长是不会这么明显的。我们最早的网民增长来自2006年,那时候的网民渗透率突破10%,就是中国常住人口里有10%开始使用互联网。在那之后,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就迅速提速,这是由创新扩散理论在支持。这个普及率现在在放缓,由39.9%降低到38.3%,而每半年,大家也会发现这个速率在进一步放缓。我们网民的增速在放缓,真正能够使用互联网的人群基本上都已经在使用互联网了。但是不能使用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