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富民强国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大连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凸显。收入差距拉大不仅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影响大连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此,如何在正确认识居民收入差距情况下,分析影响大连市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调控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对大连市建设“幸福大连”、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大连市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现状与变动趋势
1.城市居民收入状况
2002年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2003~2010年,大连市经济增长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在富民政策和经济增长双引擎的强力作用下,大连城市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3~2010年大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年增长率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003~2010年大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年增长率
从图1可以看出,2003~2010年大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9101元增长为2010年的21293元,年均增长率为12.7%;与辽宁其他城市相比,始终位居全省前列。然而,“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大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均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长率,如表1所示。
表1 “十五”“十一五”期间大连市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对比
2.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由于2003年和2009年具有大样本调查数据,2010年离当前考察时间最近,因此,以这三年为代表,大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2003年、2009年和2010年大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
再详细考察离当前最近、具有大样本数据的2009年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提供的2009年大连市居民生活情况大样本调查数据,采用五等分组法,以人均收入指标进行排序,比较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结果表明,2009年大连市占人口比重20%的高收入群体人均收入为36963元,占人口比重20%的低收入群体的人均收入为5910元。从绝对量上看,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为31053元,达到6.25倍,收入差距非常明显。
分区域来看(调查期间大连市分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开发区七个区),开发区收入差距最大,绝对量相差39458元,达到7.95倍;其次是中山区,绝对量相差34855元,达到6.92倍;在七个区当中,收入差距最小的是旅顺口区,绝对量相差25083元,达到5.08倍,如表2所示。
表2 2009年大连市七个区五等分组高、低两组收入差距情况
3.居民收入差距变化
(1)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计算收入差距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即以家庭平均收入作为收入指标,家庭人口数作为权数。为了准确掌握大连市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数据,绘制了1980~2010年大连市基尼系数变动趋势,如图3所示。
图3 1980~2010年大连市城市居民基尼系数变动趋势
从图3可以看出,大连市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1980~2010年,大连市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从严重平均主义到合理收入分布、再到收入差距扩大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1980~1997年这段时间内,大连市城市居民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低于0.2的较低水平上,处在高度平均范围内,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没有拉开。1997年以后,基尼系数上升到0.2以上,开始进入合理性区间,此后开始以稳定的速度上升。2002年以后,基尼系数上升的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达到最高点0.38,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2)贫富差距的变动趋势。社会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最高收入群体和最低收入群体这两个反差最大的群体。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的资料,运用五等分组法分析了2000~2009年高、低收入群体的贫富差距情况,该期间内大连市城市居民按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的各收入组占总收入水平的比重及收入不良指数、库兹涅茨指数以及阿鲁瓦利亚指数。
从表3可以看出,2000~2009年,由于调查数据本身受限,各收入组占总收入比重的年度数据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但高收入组所占比重有上升趋势,低收入组比重有下降趋势,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
表3 2000~2009年大连市城市居民各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2000~2009年大连市城市居民库兹涅茨指数总体呈上